翌日朝議。
太后如約而行,將昨夜擬定的詔命宣佈,再度令朝臣沸騰了起來。
“這不是朝議,這是爭鬥!”
“太后與皇后已徹底翻臉,恐無和解之可能了!”
“慎言,慎言!”
百官交頭接耳,小聲嘀咕,只有派系明確之人,紛紛表示贊同或反對。
何皇后還未爽過一天,就被董太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擺了一道,弘農王?肯定是楊彪那廝出的主意,何皇后表示記下了。
袁隗原本是很淡定的,因為再過一日,董卓便入雒陽了,聽說他派人在涼州老家招募了一批兵馬,號稱西涼軍,等他到來,便是皇位之爭結束之時。
然而太后的詔令中卻提到了袁紹,這就令他不得不重視了。
太后封劉辯,那時使氣,耍性子,與何皇后抬槓,可封袁紹的資格,還是有的。
若是加上楊彪、崔烈、張溫透過,那這件事幾乎就成了。
不行!怎麼能讓袁紹去做渤海太守呢,袁隗想,他是希望袁紹留在雒陽接他的班操持袁氏的。
袁隗繼續沉默,權當沒有聽過這詔命。
他心中清楚,他越反駁,董太后可能會越使勁促成此事。
太后推舉,三公透過,那袁紹可真就得去做那勞什子渤海太守了。
怕什麼來什麼,很快,董太后的聲音就想起在袁隗耳中。
“三公以為如何?袁紹可擔此任?”太后道。
司空楊彪率先回應:“袁本初年少為濮陽縣長之事,便有清正能幹之名,如今冀州先後遭受黃巾軍、黑山軍以及王芬叛軍所害,繼續袁本初之才,臣贊同。”
“楊彪!爾敢!”袁隗小聲呵斥道。
楊彪一陣得意,昨日好想誰也說了這句話來著的,他即將要發配去看海了。
“我亦贊同!”崔烈急道,好似等著得一般。
“臣附議!”張溫也同意。
三公透過,擬定文書,此事敲定!
袁隗聽了沉默,袁紹聽了欲哭無淚。
袁隗想:那便再等一日吧,只要董卓到了,將劉辯扶上皇位,此事便能作罷。
看了眼何皇后,何皇后今日卻未多說話,好似對這無意義的廷議已經失去興趣,連裝也懶得裝了。
還有奇怪的是,今日朝議未見驃騎將軍董重。
不光袁隗奇怪,連董太后也奇怪,只有何皇后,對一切漠不關心的樣子。
朝散後,大家依照律禮前去祭拜先帝后,才能離開。
午間時分,一件大事在洛陽東城炸響,驃騎將軍府上,死人了,若是普通人,自然不會引起轟動,問題是死的就是驃騎將軍董重。
而且,一則流言開始在雒陽城中傳播,稱董重乃是被婢女毒害,而此婢女,乃是董重強行霸佔所得,不僅將她貶為奴婢,還時常對她多番凌辱折磨,終至婢女反咬一口。
傳的更神的是,那婢女毒害將軍之後,自知死路一條,便投井而死。
離譜的是,在傳言之後,東部尉帶領衙役,真的從驃騎將軍府的井中找出了依據婢女屍體。
這下“坐實”了傳言,雒陽城中人人言之鑿鑿,驃騎將軍董重仰仗官威,恃強凌弱,強搶民女,還行齷齪之事……
袁紹看到案卷時,幾乎傻眼了,在這種節骨眼上,董重發生這種事,不用想也知道有貓膩。
這會不會是伯父做的?這麼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