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一念忠奸,渤海保衛戰

虎牢關城頭,李傕早已經依照賈詡建議,依關而守,他親自坐鎮虎牢,而胡軫所部,則據守汜水關。

汜水關,是虎牢關邊上的一座小隘, 因瀕臨汜水而得名,與虎牢關互為犄角,相比虎牢,這裡地勢險要,雖說不上易守難攻,但這裡的問題是大軍無法展開。

董卓依賈詡之計佈局,棄守虎牢關以東的中牟、陽武等地, 將幾縣之兵, 盡數聚於滎陽, 並遣徐榮、李蒙率軍進駐,據城固守,見機行事,以為後應。

三月三日,陳留會盟之日,董卓於朝堂之上,怒斥袁氏叛逆,聚兵謀反,請任護國將軍,總領兵馬,同時,革除張溫太尉之職, 由自己兼任,總管軍務, 全權負責應對關東聯軍。

加上董太皇太后的支援,朝堂之上,無人敢出聲發對。

這不過是董卓的朝堂過場,在這之前,董卓已經完成調兵遣將,根據賈詡的部署,就等關東聯軍來攻了。

同時,韓遂馬騰率兵十萬,正馬不停蹄的趕來。

……

三月三日,春回大地,此時的南皮,除了了遍佈春意,還帶著濃濃的喜慶。

南皮城中人人皆知,渤海國的王,今日要納荀氏之女為妃。

對於渤海國復立這件事,百姓可是拍手叫好的,劉擎之父雖然稱不是什麼仁德之主,但對待百姓還算厚道,否則他冤死時,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為之惋惜。

如今,渤海國回來了,渤海王也回來了,而且劉擎一來,就磨刀霍霍向豪強,從控制糧價,再到整治鹽務,皆是有利於百姓的大好事,無不叫人拍手叫好。

如今渤海王納妃,全城百姓都出來歡呼慶賀,身居南皮的人,甚至呼朋喚友來南皮,當做自己家有喜事一般請客慶祝。

曹操剛入南皮,便被眼前的擁擠人流驚到了,南皮哪有這麼多人,怕是渤海國能趕上的人,都趕來了,難怪今日官道上也如此多的人。

曹操今日的心情,猶為複雜,三月三日,本是陳留會盟之日,而他錯過了,月前渤海王親自去河間國告訴他喜訊,自然是希望他不要再想什麼會盟之事了。

“曹將軍請!”

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打算了曹操的遐想,定睛一看,是荀彧,不知不覺,已到了渤海王府。

“荀國相!”曹操連忙見禮。

“客氣客氣,你我還是簡單稱呼吧!”荀彧笑道。

“文若。”曹操換了個稱呼。

“孟德神不守舍,可是還在想會盟之事?”荀彧一陣見血指出。

曹操尷尬一笑,否認道:“非也非也,我是在想家父,會用何手段懲戒我。”

“嗬嗬,那不過是老一輩的事,我輩英才,自當自己作為,家父做了半輩子的濟南相,守護著濟南王劉康一家,免遭黃巾荼毒,然身體不支,已難以維繼。”

曹操沒聽出荀彧這話中有何深意,既說道了濟南王,又提到了濟南相,守護和難以為繼……這是變著法子在勸他去濟南國接任相位?

“文若有心了!”曹操謝道,畢竟是要人家父親讓位。

“孟德曲解我的意思了。”荀彧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我非在替主公勸你,我的意思是,家父自知能力有限,只有守護一方土地之能,便終身竭盡此能,濟南王劉康,乃是先帝親封,河間王一脈,在他看來,他守護的,既是郡國百姓,也是真正的大漢苗裔,世人只知大漢社稷在朝堂,殊不知,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荀彧伸手揮過,示意這聚在渤海王府門街兩邊的人潮,皆是社稷之民,他接著道:“孟德可知,我家主公沒來之時,這渤海王府門前,是何模樣?”

那日的情景在曹操腦海中乍現,袁紹邀他來南皮之時,還特地來見過渤海王府,那時正值冬日,王府門前的石階縫中的雜草都枯黃了,冷清,蕭瑟,死寂。

人都說,渤海王府門前的草,都無人敢替它拔掉,因為這傳到宦官耳中,會被誣陷為渤海王同黨。

那日袁紹為了嘲弄已經失勢的宦官,還專門拔了一把枯草。

這麼一比,還真是,因為劉擎的到來,因為渤海王,這個地方再度恢復了人氣與生機。

曹操突然腦中一絲豁然,似有一道強光撕裂了猶疑的陰霾,荀彧將他父親數十年守護濟南郡與渤海王府的數月的枯榮變化作比,是在告訴他,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匡扶漢室,匡扶社稷,本就是眼前之事!

而非單單的朝堂之爭!

曹操進一步想到:因不同的人力所能及者有限,所以荀彧之父終其一生,不過守著一濟南王一支,而劉擎,僅僅是踏足於此,就可以讓這裡翻天覆地。

在曹操的見證下,劉擎還踏足過許多地方,圉縣,長社,陽翟,濮陽,廣宗……每一次,都翻天覆地,圉縣之地安泰豐收,長社大軍灰飛煙滅,陽翟黃巾土崩瓦解……

以前曹操對劉擎的印象,無法是多謀多智英勇善戰,概括了說就是潛力無限!

直到現在,他真正領會到,劉擎潛力的真相是什麼,是他所到之處的改變,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不經意間,他身上放佛帶著某種神奇的力量,讓一切混亂都歸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