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的出現,頓時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大家都注視著這個容貌英朗,神情嚴峻,說話中氣十足的將軍。
袁紹見狀,心頭震驚得無以復加。
渤海王請徐榮前來,為了何事?不會是來辦他的吧!
陳宮與呂布也不斷打量著徐榮,這段時間以來,他們的話題之中,除了袁紹,最多的便是徐榮,毫無疑問,徐榮就是衝東郡濮陽而來的,而且他是朝廷封的東郡太守,若不是袁紹擋在了他們中間,恐怕陳宮呂布要面對的,就是徐榮了。
“徐將軍!多日不見,一切可好!”劉擎笑著問候道。
徐榮拱手回道:“多謝渤海王記掛,一切都好,我已經率軍佔據白馬,濮陽以東之地,已盡數收復。”
徐榮用的是收復一詞,也就不認袁紹這個兗州牧了。
至於濮陽,徐榮沒有表現出志在必得的態度,主要是因為劉擎在這。
徐榮對劉擎的忌憚,除了因為他位高權重之外,還因為董卓的態度,在徐榮眼中,董公與渤海王,是一邊的。
所以劉擎在濮陽,他也不敢表現出訴求。
對於濮陽,劉擎有自己的想法,結合荀或他們的謀算,劉擎不打算介入太深。
而徐榮的位置,恰好可以滿足劉擎的安排。
首先,劉擎會將濮陽無條件轉交給徐榮,來獲得徐榮的好感度,算是對臨時佔據陳留郡作的補償。
這事,已經和郭嘉敲定,郭嘉還說:主公你那是補償麼,你那是饞徐榮!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饞徐榮,能統兵,能廝殺,奇謀頻出,百戰不殆,劉擎相信,在自己手中,徐榮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才華,也可以避免他孤軍奮戰致死的悲劇。
再者,讓徐榮坐鎮東郡,對冀州而言,無疑是一道屏障。
東郡橫貫東西,東面直接與平原國接壤,如此一來,東郡與平原兩大郡國,成了冀州的門戶,將之牢牢護在北方。
如此,劉擎也可以全身心的先解決北方幽州的問題,待平定北方,再回過頭來,全力對付南方,這也是被歷史證明過的路線。
“哈哈!”劉擎故作大笑,緩解著場中的沉默氣氛,然後望向袁紹,道:“本初,朝廷的爭執,自留予朝廷來爭,若各地皆起刀兵,那視我大漢社稷為何物!所以我意——”
劉擎頓了頓,轉向立於一旁的徐榮。
“將濮陽轉交給徐榮將軍,不僅濮陽,整個東郡,皆由徐榮掌管,至於本初,待糧草交付之後,你做你的兗州牧,我做我的幷州牧,大家齊心協力,平定亂軍,抗旱救災,如此不失為社稷之臣!”
袁紹聽懂了,袁紹又沒有聽懂。
認我做兗州牧可以,平定亂軍可以,抗旱救災也可以,可是——
什麼叫“糧草”交付之後?
一百萬石糧草交付?
之後?
才放我走?
袁紹人傻了,這可不是一萬石十萬石,而是一百萬石!
可如今落在他手中,還有的選嗎?
沒有!
將決定公佈之後,劉擎就知道陳宮與呂布會有意見,兩人這兩天為濮陽流血流汗,好不容易守下來,卻要交給別人,如何能心甘。
劉擎望著陳宮與呂布,解釋道:“公臺與奉先佔據濮陽,乃是權宜之計,我離開之後,公臺便隨我去,至於奉先,兗州黃巾猖獗,奉先便先留下,協助徐將軍平亂,徐將軍,奉先原是刺史主簿,如今我為他討一個東郡都尉,不難吧!”
徐榮稍一思索,便應承了下來:“不難,若得奉先相助,東郡必定無虞!”
“徐將軍放心,呂布所需糧草,皆由我來供應!”劉擎又給徐榮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種便宜,劉擎不打算佔,自己的兵,得自己養著,他們得知道自己是為誰而戰。
若是吃別人的糧,吃著吃著就便成別人的兵了。
留呂布在濮陽,充當一種軍事存在,守護只是明面上的說辭,實際上還有牽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