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天胡開局,王允連環計?

劉虞一聽,明當即眼睛一亮。

“還請先生賜教。”劉虞也不擺架子,當即請教陳宮。

“使君,公孫瓚好勇易怒,兩軍對戰,只需激怒公孫瓚,待其犯錯,再把握其破綻,一戰可勝。”陳宮道。

劉虞品了品,這倒算不上什麼計謀,更像是專門針對公孫瓚的方略,僅僅聽了聽公孫瓚的簡單經歷,便想出了拿捏他的辦法,劉虞心道陳宮確有智計。

“先生所言在理,只是該如何激怒公孫瓚呢?”

陳宮突然望向一旁用繩子拉扯起來的牛皮輿圖,並走了過去。

輿圖雖然標識簡單,但因為巨幅,幽州十一郡國共九十縣,在其上方皆有標準。

陳宮很快找到了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縣,隨後看到在其東北不遠處的令支縣。

“土垠與令支距離過近,即便現在派兵增援,也未必來得及,不如放任它被公孫瓚佔領,待公孫瓚向別處進兵之時,而使君可派一軍,繞道徐無,直插令支,攻其所必救,再沿途設計伏擊之,定可擒之!”

陳宮將自己初步想法表述了一遍,使得眾人都皆前一亮。

劉虞連聲稱道:“先生一言,真乃撥雲見日!公孫瓚出了名的護短,若是聽聞令支有失,必定方寸大亂,彼時,便得由不得他救不救了!”

陳宮之計,雖然許多細節都沒有說清楚,但這個方向,十分合理,既抓住了公孫瓚性格要害,也符合“攻敵必救,圍點打援”的軍師思想。

“另外,若公孫瓚回救令支,我軍便可以再奪回土垠,轉守為攻,即便不成,也已經將時間拖至冬季,公孫瓚無力再攻,而使君,可在右北平郡一帶,修繕工事,鞏固城防,以防來年再戰。”陳宮又補充道。

劉虞一聽,大喜,此前迷茫的局面,此時皆通透豁達,接下來要做的事,也都條理清晰了。

“先生大才,劉虞佩服!”劉虞對著陳宮行了個敬賢禮,笑道:“可惜先生已投渤海王,否則無論如何,虞都要拜先生為治中。”

治中從事,可是高階州牧佐吏,權力僅次於別駕從事。

“使君莫要折煞陳宮,宮別無所求,只要能為大漢盡忠,在哪都是一樣的,使君昔日臨危受命,於黃巾之亂中輾轉冀州,想必也是如此想法吧。”陳宮有的沒的說著,將話題引到了劉虞身上。

劉虞頓了頓,似乎想起了往昔的崢嶸歲月,他雖然未直接參與與張角的戰鬥,但在清河郡,依然和黃巾戰鬥了許多次。

“先生說的極是,只要能為大漢盡忠,在哪,都是一樣的!”劉虞對這句話十分認可。

陳宮笑笑,所以日後劉虞投渤海王,為大王鎮守幽州,也是為大漢盡忠。

對付公孫瓚的方略的已經敲定,接下來的數日,便是張郃進兵漁陽郡潞縣,為進一步進兵右北平郡做準備,劉虞則親自率大軍直接進兵右北平郡,做出要大舉支援土垠的假動作,以此來逼迫公孫瓚提前行動。

如此,也算是先小小刺激一次。

同時,崔琰也親自押送糧草軍資到了雍奴,趙雲駐地。

兩人雖然只見過幾面,皆有一見如故的感覺,一個是英武的少年將軍,一個是俊朗的美髯國相,果然古往今來,看臉的鐵律,從來不曾改變。

“子龍辛苦!”

崔琰帶著滿滿的誠意而來,不僅是糧草,還有冬衣,趙雲出征,幾乎大半年了,熱了還可以少穿,但冷了,還真不行。

“季珪真乃雪中送炭!目下氣溫驟降,軍中已有數人感了風寒,若冬衣再不來,恐此戰要給主公丟臉了。”

崔琰心想趙雲真是忠厚,戰場失利,可是性命攸關之事,他想的竟然是怕給主公丟臉。

“子龍放心,若有所求,儘管提來,主公可是下過令的,‘凡子龍所求,河間國全力應付,有做不到的,再上報’,主公對將軍,可真是關懷備至啊!”

趙雲聽了,心頭沒來由一酸,大半年來征戰的疲憊,頓時煙消雲散,心裡之只想著誓死報效。

“唉,難得主公還記掛著雲,這半年來,夙興夜寐,未嘗不想常伴主公身旁,替主公東征西戰。”

“子龍現在,也是為主公東征西戰啊!”

是總歸是,但總覺得不一樣。

“渤海遭青州黃巾襲擊,我不在旁;主公平定幷州,我不在旁;河內東郡戰亂連連,我不在旁……”

說著說著,趙雲忽然覺得喉嚨老有東西,有些凝噎起來。

崔琰朗聲一笑,想借此感染趙雲。

“子龍此言差矣,常伴主公身旁,乃小將作風,主公令子龍獨當一面,乃是視子龍為大將,你說,是也不是?”崔琰語氣輕快,替趙雲排解心結。

常年征戰在外,有些紛擾的想法,也屬實正常。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