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眺望陳留城頭,瞧著中間那位,就是和自己戰鬥過數次,卻未見過面的張邈。
身形臃胖,一看就是不善弓馬之人,竟然也能領兵打仗。
張邈的問題令徐榮不由想笑。
難道只准你們關東聯軍討董,董大將軍不能伐袁麼!
“張太守兵犯滎陽梁縣之時,可曾問過自己,何故犯境吶?”
一句話就說得張邈啞口無言。
張邈自知理虧,無法在這個說辭上討得半點便宜,於是道:徐將軍,我已退出聯軍,徐將軍兵進東郡,多次越界,我都未曾出兵制止,還望徐將軍體恤陳留百姓,息了刀兵吧。”
張邈說起了好話軟話,一旁的張超按捺著,隱忍著,他的手狠狠握著劍柄,但小臂又被臧洪按著,顯然臧洪怕他突然暴起,拔劍指向徐榮,怒吼一聲“戰吧”,那可就壞事了,現在可連老父親的建議都還沒用呢。
“張太守若棄城投降,我敢保證不傷陳留百姓!”徐榮相應回道。
若能兵不血刃,也是徐榮願意見到的,畢竟大軍離開太久,如今呂布能牽制一二,但容易發生變故,光靠樊稠,他還是不太放心。
臧洪對張邈道:“府君,下決定吧!”
言外之意:投了吧!
不過是投渤海王。
“看來張太守是要公事公辦了!”徐榮徐徐開口,緩緩抬手。
其身後的兵馬立即變陣,騎兵往外圍移去,一對對的弩手上前來,其中持著臂盾的攻城主力也露了出來,顯然,徐榮已經在做最後的攻城準備了。
“府君,沒有時間了,徐榮一聲令下,陳留生靈塗炭吶!”臧洪道。
張超一把將臧洪之手撇開,“曾”的一聲拔劍而起,指著徐榮道:“徐榮,要戰便戰,休得……”
張超話還沒說完,臧洪已經捂著他的嘴巴將他拖走了。
張邈重重哀嘆一聲:“唉!”
徐榮望著屬下將士不緊不慢的做著準備,不由得好奇,於是問道:“太守何故哀嘆?”
張邈打定主意,說話反而硬氣了起來,“原本此事要一直藏在心中的,如今徐將軍步步緊逼,邈也別無他法了,徐榮,你且聽好,我脫離聯軍,不助袁紹,乃事出有因,這個因便是,我張邈已經投效渤海王!”
聽得渤海王之名,徐榮眉頭一挑,開始琢磨,這話有幾成可能性?
徐榮對渤海王也是仰慕已久,對其戰例也能如數家珍般說出,其中與陳留有關的,一是奔襲陳留,滅了彭脫,而是保護圉縣,而且徐榮還知道,渤海國王后,是治書御史蔡邕之女,蔡氏一族便是生活在陳留圉縣。
“太守說笑了,爾乃兗州太守,如何能投渤海王?如此言論,怕是以渤海王為幌子,這是你的緩兵之計吧!”
靠!這也能看穿!
張邈還真是這麼想的。
用臧旻的建議,那渤海王忽悠忽悠,但不是真的投效,希望可以誆到徐榮。
徐榮若是不信,那他真投假投,都已經不重要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遠方的渤海王名氣再盛,面子再大,恐怕也救不了陳留了。
張邈沒有回應了。
看張邈啞口無言,徐榮更加確認了,再望了眼將士們,位置已經調整完畢,攻城陣形已經擺開,就等他一聲令下了。
徐榮再度意味深長的望了眼城頭,張邈沒有辯解,他認命了?還是——
投效是真的,他等著自己犯錯?
徐榮想過了,若張邈真的投效渤海王,他肯定不能再攻,那可是渤海王,連董公都推崇備至的存在,他豈能得罪,想到此處,他又猶疑了起來。
同時,他將手緩緩抬起,就等著狠狠揮下,下令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