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要還是不要?
騫縈一下子被郭嘉問蒙了。
“大膽!竟敢在可汗面前……妄言。”騫曼身後一名老者想喝斥,又底氣不足。
對於這種試圖找回場子的言論,劉擎與郭嘉忽略了去,不過對郭嘉的言論,就連劉擎也覺得有點詫異。
太生猛了!
問人家鮮卑可汗,鮮卑要還是不要?
然而效果卻出奇的好,一下子將對方的虛張聲勢瓦解了,這般羞辱性的問題,從對方表現來看,他們的實際實力比劉擎郭嘉想象的,還要差一些。
談判是需要實力與籌碼的,如果實力不對等,那麼分成果的時候,自然就會分得少一點。
鮮卑連年內戰,早已不是檀石槐所率領的那個鮮卑,魁頭或許還值得劉擎忌憚,但是爭王失敗的騫曼,或許唯一有價值的便是他的合法地位。
這一點,正合劉擎恩威並加的目標。
騫縈面露惱色,“府君遠道而來,僅是為挑釁鮮卑?”
“公主會錯意了,軍師所言,十分清楚,我入草原只為一事,誅殺魁頭,我聽聞和連幼子,被魁頭奪了君位,便想著,若能扶他上位……”劉擎說著,目光轉向騫曼,“不知能否保兩國長久和平呢?”
扶他上位,長久和平,劉擎將自己的意圖毫不遮掩的丟擲,試探過深淺,接下來便是談判的拉鋸階段了。
劉擎的話,也讓帳中的對峙氣氛頓時煙消雲散,他說的第一點,便是騫曼部族現在最想要的。
騫曼望了望自己的姐姐,眼中似有期盼,姐姐從小教育他,不要忘記自己身份,長大後一定要奪回大帳和君位。
“劉府君果真快人快語,若我弟能重回大帳,必能保證兩國長久和平。”騫縈迴道,但心裡依然犯嘀咕,對方來勢洶洶,會如此簡單嗎?她接著道:“可魁頭實力強勁,擁戴者三十萬,能戰者亦有數萬,不知道劉府君,何來自信誅滅魁頭?”
“與魁頭一戰,我已知曉其實力,若無把握,我何必孤軍深入草原,我所言之長久和平,還有數個條件。”
“府君請講。”騫縈道。
“昔日,你祖父檀石槐,你父和連,皆死於侵犯漢土,我知北方氣候日趨惡劣,鮮卑王大帳,在這百十年間,已為大漠所吞噬,鮮卑畏漢,故不敢南遷,只能做些抄掠之舉,實非長久之計。”
劉擎頓了頓,騫縈以及騫曼身後一眾老者,皆專注的看著劉擎,他們驚詫於一位漢人太守,竟然能說出如此理解鮮卑人的話。
“既為長久之和平,你我雙方皆要做出讓步,我有三個提議:第一,騫曼可汗掌權後,鮮卑王帳遷離大漠,我看此地,就很合適。”劉擎笑著說出,騫縈與一眾長者卻面色大變,此舉是要將鮮卑王帳置於大漢兵器淫威之下,大帳之所以遠在大漠,就是害怕大漢報復。
若是應了這一條,即便當上這個鮮卑王,怕也成了大漢的鮮卑王,劉擎也知道,這一條,對方是很難答應的,所以劉擎準備了餌料。
“先別急著驚訝,作為交換,也就是第二,我願與鮮卑王族通商,以鹽與糧食,交換牛羊馬匹,雙方互通有無,如此,鮮卑王族之實力與影響力,皆會大大增強。”劉擎接著道,這也是一開始就計劃的,做生意,劉擎還是有把握的,而且這一條,他確信對方無法拒絕。
鮮卑人重實力,雖然騫曼是名義上的可汗,可魁頭依然獲得了大部分部族的支援,若是鮮卑王族日後能在通商之中獲得鹽糧這類戰略物資,它的地位將會變得不可撼動,有了這一魚餌,她該要會好好考慮王帳南遷的問題了。
鹽糧即便在大漢,也是重要戰略物資,劉擎願意丟擲重餌,自然還有後續打算,交易權控制在手中,且只與王族貿易,一來不至於養虎為患,二來可藉此牽制王族。
“第三,為便於兩國通商事宜,亦是展現本郡守之誠意,我欲將強陰縣作為自由通商縣,凡獲得許可之鮮卑人,皆可前往經商,條件是,必須識漢字,說漢話,所用貨幣,必須為漢銖,交易若得,需依律繳稅。”
騫縈若有所思,前兩條,她還能理解劉擎用意,這第三條,目的何在?
以她現在的眼界,自然看不透,在漢地通商,使用漢話漢銖繳稅,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文字承載的是文化,經濟活動背後,是文明的特性,劉擎要的是將大漢文化、生活習性、貨幣體系,傳至鮮卑,說白了,就是漢化鮮卑。
騫縈沒有覺得什麼不妥,問道:“就此三點?”
劉擎點點頭。
“事關重大,可否容我與眾長者商議?”
“當然。”劉擎笑道。
騫縈和騫曼連同背後數位長者嘰裡咕嚕的討論了起來。
“主公,你可是想在鮮卑推行王化?”郭嘉用只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問道。
“奉孝高看我了,此事最多算是開一道口子,既便是通商,我本意也只是戰馬和牟利。”劉擎笑道,至於王化不王化,過個五年十年的,就能一見端倪了。
鮮卑融漢,是大勢所趨,與其等天下大亂,以血與火相融,不如先搞搞試點,以和平的方式融合。
“主公,既要開口子,不如開得大一點。”郭嘉笑道,笑的很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