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立新帝,此事在士族之中,也頗有微詞,只不過兗豫之地,多數家族已與袁氏綁在一起,難以割捨,只得盲從,主公,袁紹行此大事,必不會沒有準備,主公不可不防。”陳宮道。
“奉孝,此事你如何看待?”劉擎問郭嘉。
郭嘉並手示禮,答道:“按照既定戰略,主公當取徐州,如今徐州尚未全定,主公又以一己之力取豫州之梁國,實屬節外生枝,必招致袁紹仇恨。”
郭嘉突然搖了搖頭,“主公雖盆滿缽滿,卻亂了大局。”
“何大局?”
“袁董決戰,主公完全可以作壁上觀,待其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
“軍師,子龍說過作壁上觀是貶義詞,怎麼可以形容主公呢!”典韋突然插嘴,引得眾人刮目相看。
“吃你的肉!”郭嘉喝斥一聲,典韋撇了撇嘴,郭嘉接著道:“主公,如今的局面呢,董卓起十萬大軍攻袁,袁紹必舉同等力量應對,而主公呢,竟夾在二者之間。”
劉擎撓了撓頭,聽郭嘉這麼一說,還真是,原本還想此次梁國之行秀翻了天,得了個天大便宜,因為睢陽樞要,截斷了汝南與濟陰兩郡的聯絡,沒想到這也是個大簍子。
劉擎如今成了袁紹的眼中釘肉中刺,在董卓大軍到來之前,袁紹必然舉盡全力,來攻擊劉擎,打通梁國通道。
“那以奉孝之意,是否要放棄梁國,作壁上觀?”劉擎問。
這一問,把郭嘉給問住了,放棄?如今的梁國,梁王成了劉擎鐵桿迷弟,梁國八縣已由呂布等將坐鎮,可以說異常鞏固,如此好的條件,放棄?
“主公可真愛玩笑!”郭嘉搖頭無奈道。
從郭嘉這句話中,劉擎聽出了肯定,於是直接宣佈:“梁國既已臣服本王,那梁國子民,便是本王子民,百姓願從本王,本王豈能棄之!”
豪言壯語說了,接著,劉擎丟向郭嘉一句:“奉孝,快想想應對之法,董卓到來之前,本王如何應對袁紹大軍?”
不等郭嘉回應,劉擎又接著對陳宮道:“如今軍中雖有糧食,但並不能長久,如今本王,典韋,呂布,還有袁軍降兵,皆要耗糧,此時荀或正為青州所需之糧焦頭爛額,不該問其要糧了,兗豫之地,你最熟悉,籌糧之事,且多費心。”
“主公放心,臣自當盡心竭力!”陳宮回道。
梁王府庫倒是還是不少糧。
郭嘉提醒道:“主公,糧草之事,且放寬心,荀文若家中無糧,糜子仲家中有糧啊!”
《最初進化》
聽得郭嘉一提醒,劉擎恍然大悟。
“對呀!徐州!糜氏!”
郭嘉又提醒道:“主公可莫要忘了,欲取糜氏之糧,先娶糜氏小妹!”
劉擎立刻想起了當初與糜竺的約定,不過約定的內容並非糧食,而是徐州。
糜氏助劉擎取徐州,事成之後,劉擎娶糜竺之妹糜仁。
糜氏如此作為,也算是帶資入組了,糜仁成了王妃,糜竺便是王舅,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彎道超車。
劉擎琢磨著,張遼趙雲張郃朱靈,也該結束徐州的戰鬥,前來梁國匯合了。
既然決定不走了,那便要召集一切力量,全力以赴。
此外,劉擎還可以請外援,請濟南曹操,平原劉備前來相助,到時候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曹操帶著曹家兄弟夏侯家兄弟,還有于禁前來,對付一個沒有顏良文丑的袁紹,應該綽綽有餘了吧。
“已在梁國的本王自己,典韋,呂布……”劉擎點起了手指頭。
“徐州趕來的張遼,趙雲,張郃,朱靈……”
“駐紮陳留隨時可以支援的高順,徐晃……”
“再請劉備,關羽,張飛,曹操,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淵,于禁……”
劉擎將手點了一遍又一遍,發現完全不夠用。
到時候在袁紹陣前一字排開,再對袁紹伸出一指。
“你過來啊!”
劉擎已經腦補到戰鬥當日了。
“主公,瞧你如數家珍的模樣,看來已無需計謀了。”郭嘉笑道。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奉孝,這一戰,說不定決定的是未來數年,乃至於十數年之格局,你可不能掉以輕心!”劉擎鄭重道。
“唉!”郭嘉一聲長嘆:“文若千叮嚀萬囑咐,主公千萬不要與袁氏全面開戰,如今可好,主公不僅要與袁紹全面開展,而且一來便是戰略決戰,此戰必是曠日持久的攻城拔寨,糧草一事,主公務必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