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章 劉擎煮酒論天下

時至一月中旬,今冬乾旱無雨,寒風異常冷冽。

劉擎坐於戰馬金戈之上,立於城門處,望著遠方的人馬漸漸行近。

隔著老遠,劉擎便看見曹操揮著手,衝其熱情的招呼。

劉擎笑了笑,也不擺架子,直接駕馬迎了上去。

「哈哈哈,孟德,玄德,可把你們盼來了!」

「見過渤海王!」

劉擎到了曹操面前,曹操反倒拘起禮來了,領著一眾屬下,一同向劉擎行禮,劉擎僅僅是隨意一瞥,便覺曹操的隊伍,委實壯大了不少。

「平原相劉備,見過大王!」劉備一本正經的自介和見禮,其身後關張二將,也跟著行禮,和曹操一比,劉備率領的兵馬,一眼便能望到頭,撐死也就兩三千人,略顯寒磣。

在這種時代,能招募並統領多少兵馬,完全是看財力決定的,曹操祖上還有些餘蔭,雖然比不上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之流,但也算的上中數,家父官至大司農,掌管中央財政,有許多機會可以為曹氏「添磚加瓦」,加上夏侯氏幫襯,而且曹操自己也會來事,掌濟南國政,他會以保護國土等理由招募軍士,劃撥資材。

這個方面,劉備就太老實了,他不會挪用公款,即便是為了平黃巾,這或許和他得官有關係,他是劉擎舉薦的,而平原國名義上的主人,是劉擎的叔叔,還有一個原因,劉備背後,完全沒有士族力量提供錢糧。

擴軍那不是說擴就能擴的,得有錢置辦軍資,有糧供養,否則,別說招募新兵,老兵餓肚子了,都會直接逃走。

「好好好!兩位將軍辛苦,眾將士一路辛苦!」隨後轉身對陳宮道:「公臺,安營之事,派人幫襯一二!再給兩軍糧食送些肉食!」

陳宮面有難色,但是應承了下來。

劉擎一點也不慌,什麼羊啊豬啊,吃了就吃了,他已經命人從冀州送一批過來,冀州不夠,就從幷州調。

劉擎領著曹操與劉備,以及一眾僚屬,直奔王府殿堂而去,在那裡,梁王已經虛席以待了。

路上,曹操就等不及的向劉擎打探當下局勢,袁紹立陳王,曹操當初聽到這個訊息之時,一時難以相信,若說袁隗立了劉辯,尚有說辭,能站得住腳,可袁紹這一波操作之後,袁氏可就沒有回頭了,雖然他迎立的依舊是漢帝,然而除了一幫擁躉,到底還有多少人,會支援袁氏,反正他曹操,是反對的。

所以曹操願意回應劉擎號召,也是有一定的因素是這件事。

他不認可袁紹立帝之舉。

「根據情報,袁軍正在豫州各郡縣招募兵馬,新募了數萬新兵,算上其原有兵力,可能有近十萬,而且本王得到訊息,袁紹與揚州刺史巴祗來往密切,此戰,恐怕會得到巴祗支援。」

「巴祗為官清廉節儉,傳聞連公家的蠟燭都不點,他會支援袁紹?」

和曹操一樣,劉擎也是久聞巴祗節儉之名了,然而節儉歸節儉,他與袁氏的關係卻是極好。

若是巴祗以為袁紹乾的事是對的,那他就會支援他,立場與品德,向來關係不大。

曹操眉頭一皺,說道:「若本初真得揚州之助,恐怕此戰難度會增加不少!」

「哦?何出此言?」

「不知大王是否聽說過丹陽兵?」

「孟德所說的,可是陶謙帳下的那些?此軍與文遠交戰數次,雖不敵我軍,但此軍人韌性極強,很少出現潰散的情況,這也是本王至今未擒獲陶謙的原因。」

「吾弟曹仁曾去揚州募兵,揚州產精兵之地,可不僅僅是丹陽,那裡尚存許多蠻人部落,多有驍勇好鬥之士,若為袁紹所用,恐怕會是一大麻煩。」曹操解釋道。

劉擎擺了擺手,旋即一攤:「且為之奈何?」

「大王,巴祗乃渤海國人士,乃是大王子民。」

「竟有此事?」劉擎頗為驚訝。

若是如此,是不是可以聯絡一番?

即便不能拉攏爭取,最起碼也可以讓其保持中立,不要介入中原之爭。

「若孟德所言為真,本王當書信至揚州,勸其不要淌中原這潭渾水。」劉擎道。

一路說來,幾人到了梁王府門前,劉擎交待道:「諸位莫要拘禮,在此處,便如在營中一般,隨性而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