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兵馬出現在荀氏宅前,大門緊閉,高順詫異的發現,門上竟然懸這白襟。
高順當即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連忙敲響大門。
開門的是一名老者,神情疲憊憔悴,額間覆著白抹,警惕的看著高順,顯然這幾日見多了穿甲衣的人登門,目的嘛,多半是為了糧食,還生生將家主氣得吐血,所以老者沒有半點好臉色。
高順一拱手,客氣道:“老伯,末將高順,前來拜見荀老先生。”
老者突然目光一滯,呆望著高順。
“你說你是高順將軍?”
高順自然的點點頭,哪知老者當即撲倒在地,哭訴道:“將軍吶,你來遲了,家主已經……已經去了。”
“什麼?你說老先生……為何?”高順問著,心中卻不由得想起了袁軍。
老者長嘆一口氣,“將軍隨我來。”
一邊走,老者一邊說,“宅子裡沒住多少人了,族人多數都搬去故居了,就留下我們幾個老骨頭,看著這點產業,昨夜淳于瓊來找老家主要糧,發生了爭執,淳于瓊欲強奪糧草,老家主被氣得吐了血,昨晚上便走了,我帶你去見小春,老家主有給你留話。”
很快,高順被帶著來到靈堂,此時堂上也不過只坐了十數人,大半都是老人,老者上去說道兩句,便有一位很年輕的人過來。
“可是高順將軍?”小春問。
“正是。”
“家主臨走前,給將軍留下一批糧食,我這就帶將軍去領。”
小春剛欲走,高順攔道:“等一下,我去敬拜一下荀老先生。”
荀氏是一座大宅,一重重,一進進,荀氏族人加上附庸,足有千人,然而高順此刻感受到的,唯有荒涼與悽清。
拜禮過後,高順沉默的跟著小春,路上小春突然問,“高將軍,淳于瓊那狗賊呢?”
“逃出城了,徐晃將軍去追了。”
“可千萬得將他追回,千刀萬剮!”小春忿忿道。
高順也是出身士族,雖然不是大士族,但潁川的情況,他也知道一些,荀氏作為首屈一指的大士族,自是潁川各士族的領頭羊,其中就包括淳于氏,而荀儉作為荀氏大家長,理應得到各氏敬仰才對。
可見昨日淳于瓊帶兵要挾,是多麼無禮又狂悖,老先生身體本就不好,被他這麼一氣……
“小哥放心,天大地大,斷無此人容身之處!”
“有將軍這句話,家主泉下有知,也會感佩於心的。”小春道。
穿過一道道門巷,最終,小春將高順帶入一門。
入內雖然十分昏暗,但能看見頂上有微光透入,藉助隱約光線,高順看到的是堆積如山的糧食。
即便是見過大世面的他,也有些被海量的糧食給震撼到了。
“將軍,此些糧草,便是家主獻給渤海王的。”
“末將代主公謝過老先生。”高順拱手敬天,遙指荀儉在天之靈,“老先生之死,我會快馬呈報給主公,至於潁川,末將在此向老先生保證,日後的潁川,將得大王庇佑!”
陽翟之戰告一段落,淳于瓊向南逃竄,而徐晃率騎兵追擊,高順在城中休整三日,抓捕一些袁軍的漏網之魚,隨後也在此出征。
……
劉擎望著高順的急報,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荀彧。
嘆了口氣,還是說道:“文若,伯慈老先生他……離世了。”
荀彧比劉擎想象的要冷靜許多,不難推斷出,荀儉在戰時去世,肯定與陽翟之戰脫不開干係,但荀彧卻道:“伯父年事已高,又有疾病纏身,此去,倒免於病痛折磨了。”
能這麼想,劉擎也樂意看見,不過古人表達孝,很是直接,荀儉雖然不是荀彧親父,但身為上一輩家長,執掌荀氏,可以說是整個荀氏的老父親,荀彧怕是隱藏的深,不願意讓自己看見悲傷的情緒。
“此戰之後,我便命徐晃坐鎮潁川,文若,你那流落於外的豪傑侄兒,也該回去了吧?”
劉擎的意思很明顯,要荀彧之侄,荀攸回潁川,協助徐晃坐鎮潁川,同時可以照應荀氏一族,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訴荀彧,自己離不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