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應該是谷城了吧?”張寧指著前方一座城池問。
趙雲一看,“確為谷城,不過此城中已無袁軍,我軍經此城折向東北,在樊濯聚集結攻城,屆時,張遼張郃兩位將軍攻城東,高順徐晃兩位將軍攻城南,城西會讓出來,供袁術逃遁。”
“這是軍師之計?”
“正是!”
張寧品了開一面,定然是後面還有計,那便依主公和軍師的軍令行事。
翌日,張寧與趙雲已做好了準備,兩方兵馬列陣向前。
在陣前,趙雲便發現前排黃巾力士尤為雄壯,那一身重甲,頗有徐晃軍中的鐵浮屠風範。
隨後,張寧又下令徑直將四架鐵梯抬到陣前,四列排開。
趙雲盯著這個奇葩的梯子,難以置信,竟然是鐵鑄的,難道張寧所說的很容易攻克函谷關,就是憑藉它們嗎?
張寧微微抬頭,看了眼朝陽,今日東邊紅霞滿天,太陽並不刺眼,利於攻城。
“趙將軍,強攻大夏門,我軍上了。”張寧道。
趙雲坐於馬上,衝張寧點頭致意,黃巾力士開始向前行進,數十人一組,抬著鐵梯徐徐向前,沉重的腳步踏在地上,傳回沉悶的聲響……
城東,張遼眺望城頭,這幾日一路退退退的袁軍,此刻藉著雒陽高牆,擋住了去路。
“儁乂,先登營準備的如何了?”張遼問。
“一切妥當!”張郃簡單回。
先登營,是從張遼與張郃兩軍之中選拔出來的,基本上是一些有妻有兒的兵士,即便他們戰死城下,渤海王也會給予撫卹,絕無後顧之憂,這其中許多人本就是為報渤海王大恩而參的軍。
想不到首次大規模攻城,便是攻雒陽,作為國都,雒陽城牆的厚實,幾乎是無法算計的,而要越過去,唯有拿將士的命去堆。
“今日必是一場慘烈之戰,此戰一勝,司隸自此將歸主公所有!”張遼澹澹道。
張郃附和一句:“為此,流再多的血,也值得!”
張遼雖然不太苟同,但也不反對,今日一場血戰,在所難免,張遼不由得想起了昔日在雁門郡抵禦魁頭入侵的時候。
己方區區千餘青壯,明知寡不敵眾,卻依然悍不畏死的殺向鮮卑騎兵,明知凶多吉少,卻依然不肯退讓一步,面對魁頭部族的彎刀與弓弩,他們奮力喊出那一句——
“殺賊!”
“殺賊!”
往事在張遼眼前如煙消散,前方城頭漸漸清晰,張遼一把將鐵槊杵入地中,轉而拔出長劍,向前一揮,高聲喊道:“殺賊!殺賊!”
“殺賊!”
先登營齊聲高喊,在喊聲震天中,衝向東門。
北門沉穩漸進,東門奮勇衝殺,而此時的南門,卻是截然不同的畫風。
竇平原在朝中做郎,負責守衛天子,然而如今天子都不在了,他還守衛個啥,袁術前身身為虎賁中郎將,是竇平的頂頭上司,此次袁術佔領雒陽,他便被袁術提拔為城門尉,負責守衛南邊四門。
竇平巡視完宣陽門,正打算去津陽門巡查,不料,走到半途,便撞見前方一匹快馬朝自己疾馳而來,竇平心中頓感不妙。
快馬見了竇平,當即喊道:“報——津陽門遭襲!津陽門遭襲!”
“說清楚,多少人,目前情況如何!”
“城頭哨衛悉數遇害,城門快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