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比於顏如玉的煩惱,施奕文的日子過得很自在,每天也就走走逛逛的,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被動陪遊。
“石頭哥,走,我帶你到寨子裡逛逛……”
顯然,顏如雪並沒有徵求他意見的意思。
說是海賊窩,可實際上,寨子更像是一個村鎮。
這個屋簷相連的市鎮。屋子雖然大都是木屋、木頂,可排列的倒也整齊,街道寬敞,雖是泥地,可倒也還算乾淨。街道兩邊居然有不少店鋪,甚至還有幾家酒館。
行走在街上,總會有好奇的眼睛落在他的身。
“見過二小姐,見過施公子。”
無論認不認識他,總會有人主動的和他打招呼,其實,施奕文對寨子也挺好奇的,看著街邊兩側的店鋪,如果不是知道這裡是海賊窩,他更願意相信這是一座小鎮。
“石頭哥,你看那邊,我爹他們當年逃出長崎時,在海上經過八個日日夜夜的漂泊顛簸,才在這裡靠岸。我爹見這裡地肥水美、有大片荒野,所以就決定留在這裡了,這看這街就是我爹劃定,營寨是井字型的,中間的大高臺就是“聚義廳”,我爹平常都是在那和叔叔們議事,這裡的百姓都是我爹讓楊二叔他們率船隊去漳州、泉州等地招募來的移民,前後足足招來了三千戶,將近一萬人,我爹把他們安排在這主寨周圍,咱們這邊是主寨,旁邊還有左寨、右寨、糧草寨、海防寨、哨船寨、前寨、後寨、撫番寨、北寨……”
聽著如雪的講述,施奕文從這些寨子的寨名和大致佈局可推斷出來,當時顏思齊他們逃到這裡落腳之初,就是是按照軍事設防的角度打造了這座水寨,並不是簡單的臨時落腳。
從小雪的口中,他了解到了顏思齊如何篳路藍縷,在這裡開創了這番事業,又如何與十番談判,議定邊界,互不侵犯,讓移民能夠安心墾荒。
難怪在歷史書上稱他為“開臺王”,單就是篳路藍縷啟以山林的這番功業,確實稱得上是開臺王。
可惜了,這樣的人物卻英年早逝啊!
在北港街上逛著,施奕文發現寨子裡不僅有明人移民,甚至還有日本人,其實這個時代的日本人,打扮和明人還真沒有太大的分別,如果不是因為聽到路邊的鐵匠鋪裡有人說日語,施奕文還真想不到這裡會有日本人。
“這裡的鐵匠是日本人?”
“他們可不是一般的鐵匠是刀匠和銃匠,專門制刀、制鐵炮的。”
小雪解釋道。
“都是追隨爹爹從日本過來的,石頭哥,你不知道,在日本工匠的地位很低的,而且還掙不到什麼錢,在這裡他們是憑本事掙錢,一柄刀多少錢,一支鐵炮多少錢,從來不差他們一文錢,也就因為這,他們才會追隨我爹到了這,我爹說,買東西要給錢,這是最起碼的公平……”
盯著鐵匠鋪裡的日本工匠,看著懸掛在鋪子裡的倭刀、鐵炮,施奕文的的心情一陣複雜。
買東西要給錢!
這些日本工匠就為了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不惜隨顏思齊這樣的外國人出海逃亡。這些人在日本過的什麼日子,自然也可窺探一二了,肯定也就是做牛做馬。
就這,這就是某些人津津樂道的所謂的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傳承?
一路走到港邊,看著河道中的十幾艘大海船,望著那些中式的大小帆船,施奕文問道。
“如雪,這船都是你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