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章 冰河時代 (求訂閱)

其實,也正是因為朝廷缺糧,以及流民四起,讓朝廷中雖然對南海有所警惕,但是卻又離不開南海。

相比於大旱連年的大明內地,南洋無疑是海外桃源。

這裡風調雨順,一年三熟。

在連湖廣那樣的魚米之鄉,都因為大旱出現人相食的慘狀後,對大明來說,南海的糧食,已經成了關係天下安穩的大事了。

多年來,朝廷民間從南海大量進口糧食,以平抑糧價。

為此,甚至不得不對南海宣慰司睜隻眼閉隻眼。

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了每年少則數百萬石,多則上千萬石的南海米,大明會是什麼模樣。

而相對應的,施奕文在幹嘛?

忙著接納來自大明移民!

面對流寇四起的局面,朝廷派兵平亂的同時,在甄別出首腦殺掉之後,就會把俘虜一股腦押送至各個港口,朝廷已經拿不出糧食讓降寇還鄉,即便是還鄉也會餓死或者再次淪為流民。

所以,送到南海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而且南海開出的價碼也很誘人——一石米!

被送上船一個流民,就給官府一石米!

這是各方都能得到實惠的選擇。這候75ZW*章汜

畢竟,朝廷得到了米,南洋得到了人丁。

在過去的幾年裡,施奕文一直在南洋征討,從南海半島直到南海群島,大片的土地都成了南海宣慰司的領地,當然了,在名義上,包括馬打藍在內的小國仍然存在的,南海宣慰司也就只有北港以及南天門等少數幾個地方而已。

但是這並不妨礙施奕文把大量移民安置到各地,希望他們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

當然了,不僅要送出更多的糧食,而且還要把糧食運回去。

此時運糧的船隊已經不僅僅只是北港了,民間的,朝廷的,甚至就連同大明朝廷也組建了水師,說是水師,其實就是專門運糧。

當然了,對於天啟皇帝他當然不會容忍南海在那樣的大糧倉掌握在外人的手中,早在天啟十三年,就藉口“不敬”搶在南海宣慰司之前,把暹羅滅國,其後又把真臘滅亡,有樣學樣的運去了大量的移民,屯田種地運糧回國。

對於朝廷來說,獲得這兩塊土地的收益是極其豐厚的,即便是刨去各級官員的盤剝,朝廷每年都可以從兩地獲得超過三百萬石米——這甚至不遜於南直隸一年的朝漕糧。

於是乎,過去看不上南海的朝廷,眼下也盯上南海,在天啟二十年,更是主動向馬尼拉發起進攻,以奪取呂宋。

任誰都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與南海的利益衝突,將不可避免的上演,畢竟,雙方都在以近乎瘋狂的方式,擴充著地盤……制大制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