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如顏良、文丑這等召喚人傑,都無緣封號,更別說薛萬年這等本土降將了。
可眼下情形不同,說到底是武戰封賞漏了薛萬年,武戰心中有愧,百年給了薛萬年以封號,作為彌補。
與此同時,武戰背後,人王榜緩緩凝現。
其上,薛萬年的姓名,也是於一撇一捺間,緩緩顯現。
“陛下英明。”
武戰封賞落下。
神武殿內,蕭何、賈詡等人,無不讚頌武戰心胸之寬廣。
需知,若換做一些心胸狹隘的君王,為賈詡所點醒。
極可能非但不承認錯誤,反倒是會因為自身顏面,而顯得憤恨難當,遷怒於賈詡與薛萬年。
但,武戰卻是從善如流。
一點如此的想法都沒有。
可謂明君跡象初顯。
“除了薛萬年之事,朕是否還有遺漏,諸位若有補充,可一一道來。”
漏掉一個薛萬年。
武戰補上了,索性,補一個也是補,補兩個也是補。
想了想,武戰便是對著群臣發問之間。
心中也是在反思了起來。
自己除了薛萬年之外,是否還有遺漏,或立朝大典有什麼不當之處。
現在彌補,也還來得及。
“陛下,僅此薛萬年一人而已。”
賈詡幾乎是一手負責操持、籌備。
他全程都在為武戰琢磨著查漏補缺之事。
薛萬年之事實屬是個意外,也是武戰唯一的疏漏。
“如此甚好。”
“接下來,諸位也當知道,西陵禁地外,萬年一次的霞光萬道異象,事關人王機緣,諸王齊至,朕也不得不往。”
“屆時,大商王朝內部的運轉,就有勞諸位多多費心了。”
武戰點了點頭,順勢將話題延展至他離開大商王朝之後。
“陛下放心,吾等一定竭盡全力。”
事關人王機緣,群臣哪怕心中憂慮,也不便反對武戰前往西陵禁地。
孰輕孰重,他們心中還是分得清的。
“陛下,您前往西陵禁地,臣等不反對。”
“但,不知陛下可曾考慮好了隨行人員?”
蕭何一臉正色的發問之間。
明顯,事關武戰的安危,若武戰不上心,他又要進言了。
“隨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