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了那點心理障礙,然後郭世鵠這小子就翻看起五毒秘笈之前被他們略過的養蠱煉毒之術那一部分。
這一部分內容大多是用白話記錄的,想來是五毒教所在的苗疆人們都比較樸實,不似儒道釋三教那樣把文章秘笈弄得之乎者也,玄之又玄,讓人摸不清頭腦。
所以本來就是理科學霸的郭世鵠學習的速度也很快,無論煉毒還是養蠱,排除那些需要五毒真氣配合的中高階部分,普通煉毒和培育蠱蟲的手法對他來說還是很容易上手的。
“這跟化學實驗和生物實驗沒多大區別嘛!”
郭世鵠笑的很開心,終於找到了在修煉方面自己比高景飛更擅長的部分了。
不過五毒秘笈記載的配方,其中有不少材料是屬於現代絕跡的,亦或者只存在秘笈所在世界而這邊沒有的那種。
排除這些之後,郭世鵠髮現以現有的材料,自己真正能夠動手製作的也不過三五種而已。
並且這三五種配方里,有個別材料都需要用現代類似的東西來替代,也不知道最終效果如何。
於是他開始拆包裝,這些東西有一袋子是用泡沫紙包好的瓶瓶罐罐,一袋子則是各種封裝的小袋材料,還有一隻二十厘米見方的亞克力盒子。
那些瓶瓶罐罐是一套迷你的化學實驗器具套裝,蒸餾器、冷凝器、試管、燒杯、酒精燈之類的都比較全,完全可以用來做一些加熱蒸餾萃取之類的小規模實驗,還額外附贈了一批試劑瓶和玻璃瓶。
那些塑膠袋封裝的小袋子,則是各種化學實驗材料和常見的中藥材以及食用調料。
這都是他上午從醫院回來時,按照配方上面的材料,去文具批發城收集購買的。
他化學成績雖然沒有數學和物理好,在普通學生裡那也是頂尖的,知道不少有毒物質都可以用尋常的材料透過化合而成,這也是他的一種嘗試,看看現代化學知識可不可以運用到煉毒術的領域中來。
至於剩下那隻盒子,其實這是一隻螞蟻城堡,又叫螞蟻農場、螞蟻工坊,其實就是模擬螞蟻巢穴打造的給少年兒童用來觀察螞蟻生活狀態的科教玩具。
郭世鵠買的這份四面遮光,只有側面和上面是觀察面,側面可以觀察蟻巢洞穴,上面則是模擬的自然地表環境,有泥土、沙子和苔蘚等存在。
通常來說,這種將螞蟻困在一個小小的盒子裡的玩具,是很難去養活的,大多在幾個月甚至幾星期之內螞蟻就會陸續掛掉。
不過郭世鵠是用來試驗五毒秘笈上的基礎蠱蟲培養法,將普通昆蟲煉製為毒蟲,然後依靠藥物來驅使它們攻擊。
因為不好用更大型的昆蟲來做實驗,所以就買來便宜體型又小的螞蟻來實驗。
不是他不想用更厲害的蜘蛛、蜥蜴這些兇猛的獵食者生物來實驗,而是那些不好找花費還高,不如螞蟻來的經濟實惠。
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即便有不少壓歲錢,偶爾還能在學長老師介紹下完成一些外包設計工作,但平時購買手辦和材料儘管不算大手大腳的,那也是沒剩下多少。
要不是這次跟家裡鬧翻,想要自己創業,平時對錢沒什麼概念的他也不會想到攢錢。
郭世鵠準備培育的蠱蟲叫做“疼蠱”,顧名思義就是咬人之後產生劇烈疼痛的蠱蟲。這屬於五毒秘笈記錄的最低階的蠱蟲,通常用一些群居類小型的昆蟲來培育,如蝗蟲、馬蜂。因為威力低,成蠱率不高,所以才以量取勝。
當然螞蟻也是可以的。
按照五毒秘笈記載的方法,郭世鵠給螞蟻餵食了一些摻入藥粉浸泡陰乾的煮熟米粒。
這些藥粉是由幾種材料混合萃取之後烘乾的乾粉,其中以植物藥材為主,摻入了少量的化學毒素,以保證螞蟻使用後不會驟然暴斃,對毒物有一些適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