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議論聲越來越高,好在蓮光及時念誦了一段經文,雖然發出的聲音不大,卻能夠幾乎傳遍整個慶典的上萬人耳中。
這一招當場奇妙的安撫住了人群的情緒,然後蓮光和尚便匆匆帶人回到龍華蓮寺之中。
高景飛和吳芷萱卻沒有繼續關注蓮光這邊的處理情況,而是在蓮光宣佈法會停止的時候就已經離開現場,透過障眼法連續不停的飛往佛都幾個大中型的盂蘭盆慶典法會現場,依樣畫葫蘆的再次揪出了幾個身懷銅鈴鐺的鞋教份子。
實際上並不是每一處慶典都會有這些人存在的,除了三處大的寺廟之外,只有幾個地方有著真血教派教徒和銅鈴鐺的存在。
透過對事發地形的對比,高景飛兩人很容易就發現這些人的分部是呈不規則的八角形,似乎是要將什麼包圍在其中。
而包圍圈裡的位置就有暹羅的王宮和其它重要位置,高景飛也搞不清楚對方的計劃。
倒是吳芷萱開口說道:
“方才那蓮光和尚審問那兩人的時候,我聽懂了幾句,他們提到了‘慶典、收集情緒’,還有‘七月十五、梵天’等詞語,似乎那些真血教派的人是在收集慶典人群的情緒之力,然後在七月十五也就是明天這一天搞什麼大事情!”
高景飛摸著下巴想了下,忽然有了一個推測道:
“這些真血教派的教徒們不會是想要收集信仰之力然後讓那位四首明王降臨人間吧?”
吳芷萱也沒想到高景飛會有這樣的推測,語氣帶著疑問說道:
“不可能吧?你不是說過這個世界不允許真神降臨嗎?何況四首明王在梵教裡那也是號稱大梵天王的主神,是創造之神、智慧之神,是代表善良的神,又不是溼婆那樣的毀滅之神,應該也不會任由祂的信徒胡來的吧?”
四首明王就是梵教最主流信仰的創世三主神之一的梵天在釋教的稱呼,夏國那邊多數都是大乘釋教,是不信仰崇拜這種明王的,但是在與天竺相近的暹羅,人們卻認為四首明王是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之神;其四面分別朝向東南西北,供四方信眾祈福。
在南洋地區的夏國人也很信這個,他們其實都將四首明王當做財神和福祿神來拜,以求財運亨通和福祿雙全。民間夏裔信徒因為祂的形象類似佛像,故多習慣俗稱其為四首佛,事實上祂並不是佛,所以準確而言也應稱祂為四首神。
四首明王正式的稱呼其實是梵天,亦被稱為“造書天、婆羅賀摩天、淨天”,“四首明王、大梵天王”這些都是釋教將其強行歸為自家體系之後施加給祂的稱呼,這樣一來堂堂梵教主神的地位就是在諸佛菩薩之下了。
之前高景飛就瞭解過,天王、明王這些都是釋教給被歸入他們的外道神靈安排的稱呼,一般只有外道神靈之中的神王才有此“尊稱”。
跟高景飛所知的金剛夜叉明王和金剛夜叉神魔不同,四首明王的形象是前後左右各有一顆頭顱,然後是八臂八手,下身是正常雙足的人類形態。
據說四首明王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四種品格,四首則是象徵慈、悲、喜、舍四種精神。
所以說對南洋宗教有所瞭解的學霸吳芷萱說四首明王是一尊善神也沒錯,但是高景飛對此卻搖頭說:
“梵天是傳說中的善神不假,但誰也不能保證被這些邪惡之人召喚出來的四首明王是什麼樣的存在,或許是一尊假託梵天之名的邪神,也可能是因為邪惡信徒所誕生的邪惡版梵天……”
聽到高景飛的話,吳芷萱也進一步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那麼這些真血教派的人是打算在暹羅的首都搞一把恐部襲擊嗎?”
高景飛搖頭說:
“這個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以現在暹羅上百萬遊客和數百萬參與慶典的本國人的數量,所收集到的信仰之力應該不亞於我之前說過的光明教廷那邊主持的所有光明教國家參與的大型彌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