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這裡情況要好得多,士紳力量沒那麼誇張。
因為地理和經濟因素,這裡的世家力量也沒那麼強大。
起碼,開國勳貴集團的話語權是很大的。
不用太過擔心受到排擠的問題,只要自身表現不差,寧府基本都能罩得住。
關鍵的是,賈蓉安排的族學畢業生,基本都不是走的科舉路子,想要升遷相當艱難。
從九品跨越到八品就是不小進步,若是能夠成為七品縣令,那升遷速度就很迅猛了。
為了不引起太大波瀾,寧府這邊也沒做得太過。
基本都是將人安排成為縣衙主薄,縣尉以及縣丞一類官職,如此已經讓那幫傢伙很滿意了。
之前,他們基本都是漕運衙門下屬的倉使一類存在,九品職位的事務官吏。
雖說油水不錯,可基本沒什麼前途可言。
眼下能夠跳出漕運衙門的藩籬,進入地方官府衙門做事,不僅品級上去了,就是前程都光明多了。
官場上的潛規則,非進士非恩蔭官員,最高能夠做到五品知府位置,已經算是一方豪雄了。
若是還在漕運衙門當倉使,最高能夠混到七品的大使就已經燒高香了,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
當然了人各有志,有人喜歡倉使這樣安穩又有油水的職位,不想去地方衙門官府拼殺,也是強求不來的。
經過一番運作,寧府或者說賈氏族學的影響力和勢力,在短短時間內迅速擴張。
雖然還不起眼,可過上幾年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楚。
別的不說,起碼打通了不少地方官府衙門的渠道。
後續的族學畢業生安排的入職機會,可要比前輩多得多了。
賈蓉有條不紊的安排人員,低調之極很難引人關注。
沒辦法,有隔壁榮府幫忙吸引外界注意。
榮府一點都沒有遮掩,對於上門的傢伙來者不拒。
說一句收禮收到手軟都不為過,真特麼的葷素不忌。
政二老爺最近的精神狀態相當不錯,滿臉紅光一看就知道有什麼好事。
在寧榮街遇到幾次,賈蓉只覺得好笑。
聽聞政二老爺收門人收到手軟,也不知道能不能記住所有人的姓名?
至於將所有門人都安排妥當,就是內閣大佬都難以做到,更別說政二老爺了。
按說,政二老爺在通政司混跡那麼久,聽過的事情應該不少吧,難道以為自己能夠駕馭那麼多的門人?
後來才知,都是王夫人的鍋!
這位稱得上一句‘見錢眼開’,不管什麼人送上的銀子和貴重禮物,她都敢收下。
也不怕裡頭有問題,反正好處她得了,收尾的事情就得政二老爺負責了。
偏偏老太太也是不管不問,好像不知道一般,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