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家星際商人上門,自然會第二家第三家。
當然,萬能膠囊雖然神奇而且實用性極強,卻還不屬於真正的戰略資源。
其他高等科技文明也不是沒有類似的產品,只是沒有萬能膠南那麼不講理罷了。
空間摺疊技術,那些高等文明的積累,並不是萬能膠囊公司一家能夠比擬的。
布里夫博士確實天才,可他只是一人罷了。
能夠研發出萬能膠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至於更進一步的研發,限預地球的科研條件,還有種種原因無法突破。
起碼,在龍珠故事裡萬能膠囊公司一直都以萬能膠囊作為主打產品。
據說,有些高等科技文明,已經開始利用空間摺疊技術,實驗空間跳躍的可行性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也是因此,前來太陽系地球交易的星際商人,都是那些勢力不怎麼樣,不過詳細相當靈通的存在。
這樣的傢伙,能量還是有一些的,但還不至於太過誇張,起碼地球和太陽系還能頂得住。
只要地球戰士的實力足夠,便足以叫前來交易的星際商人心存忌憚,不敢肆意妄為。
畢竟,也不是什麼樣的星際商人,都能僱傭得起戰鬥力三千以上的星際中級戰士。
單單一個可能的反噬,就不是尋常星際商人,敢拿自家小命開玩笑的事情。
和星際商人有了交流,地球方面對於銀河系的瞭解,更加深入和直接。
叫地球方面沒想到的是,有部分星際商人,竟然對地球戰士頗感興趣,希望能夠僱傭一批。
是的,就是一批!
不要求多高的戰鬥力,五百到九百就成,關鍵數量要多,本身的實戰能力不能太差。
按照星際商人的說法,他們大多數時候,需要應對的都是一些低等層次勢力的挑戰。
更多時候,需要的人手以保護商業飛船,以及上面價值不菲的貨物為主。
總不能因此,就是高價聘請戰鬥力上千的存在吧,代價實在太大了。
還不如,多聘請一些戰鬥力不足一千,可實力卻是夠用的戰士就成。
地球方面,實際上就是地球王國政府,和把持了地球最高等級科技的幾大科技公司,共同商討之後決定放行。
地球科技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和外界交流的需求了。
至於地球武道的發展,也到了大規模和外界交流的時候了。
單純的給銀河巡警組織輸送人才,已經滿足不了地球方面的需求了。
畢竟,能夠在地球上,就將戰鬥力修煉到一千以上的存在,都是萬里挑一的好苗子。
數量更多的尋常天才,因為各種因素,一直困頓於一千戰鬥力以下。
隨著時間流逝,這樣的武者數量越來越多。
到了眼下,甚至可以說乃是地球方面的一大隱患了。
畢竟,地球的資源就那麼多,這些武者的實力,足以橫行一方稱王稱霸。
與其讓他們內卷,還不如放他們前往更廣闊的星際折騰。
至於以後能不能混出名堂,那就不是地球方面該考慮的問題了,所謂時移世易就是如此。
指不定,在外頭受了刺激,遲遲不能提升的戰鬥力,還能有機會超越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