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 天下潮 第六十二章 劍弒廣庭(一)

付宛在街上買了幾個包子帶回客棧中,與燕六二人草草填了肚子,趁著天還未亮,到馬廄牽過馬匹,準備踏上路途。

“距離玉嵐山隱池不過兩日路程,到了隱池,帶回那人,就算完成了老閣主的吩咐了。”

燕六看著付宛說道:“行屍案該當如何?”

付宛道:“老閣主自有安排。”

付宛看了燕六一眼,又道:“我知道你對當年延城一事耿耿於懷,要不然也不至於在得知了行屍案與那玉嵐山有關之後就一個人跑去人宗門逼問人孫家家主,最後還給人殺了。此事不但連累了才入交州的秦王世子殷子安與那玉嵐山結下仇怨,老閣主事後為你這莽撞行事也不知找補了多少。當年秦王殿下留你在夜闌就是為了查清行屍一事,如今秦王世子入交州來想必也是為了將此事做一個了結。老閣主不想讓你插手行屍一事自是有他的算計,你切莫意氣用事,亂了幾位前輩苦心孤詣佈下的好幾年的大局。”

燕六撇過身道:“我自有打算。”

付宛輕嘆一聲道:“你向來行事沉穩,怎會在行屍一事上如此意氣用事。”

燕六雙眼微閉沒有說話。

付宛問道:“聽說你把你師父的遺物,那支九龍雲紋鞭送給你那姓白的師妹了?”

“嗯。”

燕六順了順馬背上的鬃毛,柔聲道:“我這師妹打小一直守著那北燕塞外的薊北軒舊址,以為我和師父有朝一日會回去找她,沒想到最後找上她的卻是功成歸來的秦王殿下。我與她倒也沒見過幾面,對她說不上有多大同門情誼,只是覺得自己與師父二人南下入中原,留她一人在那邊塞苦等數年,最後等來的卻是師父去世的訊息,未免太寒人心。說我於心有愧也好,如今她隨秦王世子行走江湖,這九龍雲紋鞭怎麼說都該由她保管了。”

付宛聽出燕六言語中的隱意,說道:“你覺得這次你會死在那玉嵐山?”

燕六說道:“也許不是玉嵐山,但我的直覺向來很準。”

付宛搖搖頭道:“老閣主給你的錦囊你看了嗎?”

燕六點頭道:“看過了,老閣主安排得很周全,你呢?”

付宛苦笑一聲道:“一張白紙而已。”

燕六面露悽然。

付宛道:“不過你也知道,我本就沒幾年活頭,死前能為老閣主了這一樁交州恩怨,也算是了我這些年的一個心結了。”

燕六遙遙看向那隱池的方向長嘆一聲。

……

當殷子安聽得三日後便是那廣庭問劍的日子的時候,想到白起曾經跟自己提起過此事,於是不禁向宋根平老人多打聽了幾句。

說起這廣庭問劍,算是這交州江湖上除了宗門恩怨之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比武盛事了,廣庭問劍這一傳統在這交州江湖上已持續了有百年之久,期間除了漢梁朝代更迭之時曾有變動,其餘時候皆是雷打不動的三年一屆。這廣庭問劍雖說不比徐州九黎城的九黎聽潮,但也算是薈萃了交州英才,每每此時,交州各大門派皆會派出自家門下最為天賦卓絕的弟子參加,只為在這江湖上一展頭角,聲名遠揚。

“往年的廣庭問劍各大門派還要為那魁首的位置爭上一爭,可近些年來玉嵐山一家獨大,這廣庭問劍的結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玉嵐山樹大招風,算是絕了這交州那些小門小派做大的念頭,不知讓多少初入江湖的武夫望而止步。也不知這樣如死水般的江湖於交州而言是好是壞。”

殷子安笑道:“好壞我不知,玉嵐山該死倒是真的。”

宋根平嘆道:“玉嵐山在這交州一袖遮天絕非偶然,要想扳倒這棵大樹,得下大功夫。”

殷子安思索片刻後道:“這般盛事,南平王他老人家總不會缺席吧?”

宋根平點頭道:“自打新漢建立,八王分封之後,咱們這南平王每年都會親自到那廣庭湖畔觀賞這一空前盛事,也算是藉此機會為軍中拉攏人才,尋找武藝高強之人收為己用。這種兩廂情願的事情,那些個門派弟子都會在南平王面前鉚足了勁,拿出自己看家底的本事去爭一個王爺的另眼相看。畢竟入了這交州軍中,那才是真正做到手握實權,成為一宗光耀。”

“此事何必他親自到場?”

宋根平笑道:“咱們這位老王爺說到底也算作半個江湖人士,對這些江湖世事自然也是無比上心。對了,老夫先前還聽說那風凌閣閣主前些日子也來了交州。”

殷子安暗笑一聲,心想小爺年前才跟她在那夜闌之中把酒千盞。宋根平繼續說道:“近來聽說那位閣主大人出了平遙城七珍樓,動身前去廣庭湖畔,想必也是要一睹這廣庭問劍的場面。只是不知咱們這位前江湖天下第一的女武夫怎會對這般尋常武者的小打小鬧這般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