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紅天將服裝店盤給甄家後,衣服設計、製作、布料的源頭工藝一直在自己手裡,這期間他多次去往花臺村,主要是在布料選材上用了不少心思。
這源於他被遙初芸拉下水的緣故,古代刺客較多,自己又不會功夫,那些精鋼鎧甲也不能天天穿在身上,就算製作工藝頂級,也就能做個細鱗軟甲,那也不能隨時穿著。
於是他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未來科技製造防刺服,這也是他的秘密,目前技術已經不是問題,只是材料和紡織工藝他一直在研究。
尤其是在一千九百年前,要造出一件高階防刺服絕不簡單。
這防刺服要採用超強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紗,和芳綸短切紗,混紡編制而成。
為了找到這兩種超強紡織材料,他才把服裝店開成了連鎖店,借用其他店鋪全國搜尋材料,這項技術要是成功,將提前結束鎧甲時代。
還在寧溪村的那幾個持刀漢子正是宋林飛派去的人,其目的是借豐州民怨,暗中助推全國民變暴動。
以民變暴動給州府施壓,一州民變不足為奇,要是渝州多數郡縣均出民變,危及朝綱穩定,皇帝肯定要徹查到底。
這樣一來,勢必有人會當這背鍋俠,何況激發民變的原因,是徭役賦稅超出朝廷布告的稅額,各州府均不敢擅自出兵鎮壓,最後就只能誅殺責任官員安撫民心。
原來,興城宋家借當年權傾朝野之勢,已在全國暗布和豢養勢力,眾多財閥金主也是宋家暗地扶持,必定在宋家鼎盛之時,那是與帝王各握一半兵權,各掌一半江山的人物,不過想到功高震主的故事結局,宋家為了長遠打算,以及消除帝王對宋家的猜疑,宋老太爺辭官隱退,遠離朝廷,遠離帝都。
宋家的銷聲匿跡直至宋林飛出生前,宋老太爺也未透露過半點非分之想,而如今,只從李牧接走宋林飛十八年,這才燃起宋家圖謀天下的野心。
宋林飛不負所望,行事低調,做事沉穩,仰仗祖父謀劃,加之有李牧這樣的頂級智囊,便有了他和朝廷對抗的基礎。
豐州策劃民變之事兒,一切進展順利,而豐州州府顯然對這些暗中操控之事,沒有半點察覺。
而宋林飛在等,等有孟明濤出手的罪證。
渝州城,皇宮。
遙譽蕭坐著王轎,在宮殿之間穿行,他要去拜會一個人,太傅——司馬稼。
他的老師,這太傅司馬稼學識淵博,也是渝州國當朝的文學泰斗,精通各家學術,作為帝王之師,教出成績裴然的學生都不在少數,此人能洞悉人的秉性,察覺心術如何。
遙譽蕭見到老師,客氣行禮,順便讓隨從僕人把給他帶的禮物送至屋內,司馬稼見皇長子行完師禮,隨後便面朝遙譽蕭行禮,並說道:
“殿下前來就不必這麼客氣,每次來都給老夫送禮,這屋裡都快裝不下了”
遙譽蕭見老師笑容滿面,於是攙扶住他,一邊說話,一邊往屋裡走去:
“太傅,只是一些古籍文典,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學生倒深感慚愧啊”
待二人進屋,各自坐下,一時談話敘聊便開始了,遙譽蕭一邊喝茶一邊聽自己老師談些文學大家的成就,以及治世的方略,待喝完第二壺茶水,司馬稼突然望著遙譽蕭問道:
“殿下,這國家之政,該如何治理?”
遙譽蕭不知老師會突然一問,不知其意,於是按所學典範之理回道:
“太傅,這個簡單,書中所述我仍記得”,“勵農耕,輕賦稅,興商貿,倡學教,嚴依法,親民策,強國也。”
司馬稼聽著學生剛一說完,臉色不太喜悅,遙譽蕭趕緊問道:
“太傅,難道是我所說有誤,如果哪裡錯了,還請您指教學生才是”
司馬稼思慮良久說道:
“殿下按文學典籍所說倒沒有差錯,只是,那些都是虛浮之詞,與我所問是南轅北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