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開雜誌社的想法並非臨時起意。
他之前就有過這種考慮,但很快又放棄了。
開小的雜誌社不賺錢。
大的雜誌社倒是賺錢,但他也沒有能力開。
所以這件事一直停留在想的階段。
但這次的事讓他覺得很憋屈。
被幾家大型雜誌社撬人,已經欺負到自己頭上了,李朗卻只能被動放手,沒有絲毫還擊的手段。
他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他也想過在推特上公開大型雜誌社的這種行為。
但仔細考慮後放棄了。
這種做法沒有太大的意義,反倒顯得自己軟弱,像個受了欺負就找父母哭鼻子的孩子。
雜誌社沒準欺負的更歡了。
說白了,漫畫家在面對雜誌社處於天然的弱勢。
漫畫行業的發展決定了上下游關係。
雖然是漫畫真正的製造者,卻屬於供應鏈的下游,銷售渠道被雜誌社緊緊住在手裡。
別管你的漫畫有多好,想要火,就得跟我簽約。
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畢竟雜誌社宣傳、運營,也是需要錢的。
李朗並不反感和雜誌社合作。
他反感的是雜誌社的抱團壟斷行為。
因為李朗想要保留漫畫版權,他們就聯合起來封殺李朗,這種霸道行為讓李朗很不爽。
甚至想過要告他們,但也只是想,打這種商業型別的官司,不是看誰有理,而是看誰有錢。
李朗雖然也有錢,但跟那些大型出版社可比不了。
李朗再次燃起創辦雜誌社的想法,並不是說想要跟集英社等大型雜誌社分庭抗禮。
不現實。
集英社發展了這麼多年無論是資金、發行渠道、宣傳手段都是其他小雜誌社可望而不可即的。
李朗創辦雜誌社的目的,就是為了做一個行業的攪屎棍。
開個小型雜誌社,李朗也不準備賺多少錢,只要不賠錢就行。
你們再敢用漫畫行業上下游關係欺負我,掐我脖子。
我就扛起改革漫畫行業的大旗噁心你們。
以小博大,出一些有利於漫畫家的利益的合約,拉攏漫畫家站在自己這邊。
當然,李朗這麼做,他的小雜誌社可能也會損失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