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昨天是週三。
也是聽風雜誌改版後發行的第二期週刊。
這一期週刊的銷售資料十分重要。
第一期雜誌的銷量只能代表李朗的影響力。
而第二期雜誌的銷量代表留下了多少讀者。
這才是最關鍵的,代表著雜誌改版是否成功了。
週四上午。
李朗在雜誌社會議室開會,幾名雜誌社的負責人都參加了會議。
李朗心情不錯,掃視了一眼眾人,“人都來齊了,咱們開會吧。
長谷課長,說一下週刊首日的銷量。”
“嗨。”長谷大輝起身,手裡拿著一份資料,語氣高昂道,“昨天雜誌的銷量是4.6萬冊,比改版後的首期週刊還多了四千多冊。
會長,我們成功了。”
佐藤一夫也長舒了一口氣,“留下來就好。”
“大家辛苦了。”雖然沒有太多的增長,但李朗對這個銷售資料還是比較滿意的。
至於其他人已經不僅僅是滿意了,而是驚喜。
雜誌社易主的時間不長,週刊銷量已經增加了一倍,等於雜誌社的市值也增加了一倍。
換個角度考慮,李朗投資的十幾億元已經翻倍了。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實際情況要複雜很多。
柴崎一人說道,“會長,您再一次讓我看到了奇蹟。
這些新的讀者都是衝著您的新漫畫來的。
如果雜誌連載的依舊是之前的老漫畫,可能連十分之一的讀者都留不下。”
柴崎一人的話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認同。
聽風雜誌社能有這麼大的改變,幾乎是靠了李朗一人之力。
李朗並沒有說話。
因為他本人並不是很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靠著一名漫畫家吃飯的雜誌社,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雜誌社嗎?
就像小學館一樣,在《死亡筆記》的加持下,週刊銷量暴漲到一百萬卷左右。
然而,死亡筆記完結,週刊銷量迅速跌落,現在已經跌破了八十萬卷。
如果沒有新的好作品出現,照這個趨勢很可能還會再跌回六七十萬卷。
聽風雜誌社也一樣,現在靠著李朗的漫畫風光一時。
哪一天,如果李朗的漫畫完結,雜誌的銷量肯定也會暴跌,而且會跌的更狠。
現在的雜誌銷量只是虛高,想要成為一家有實力的雜誌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培養漫畫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需要資金,也需要時間,急不得。
邀請知名漫畫家來雜誌社創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聽風雜誌社的銷量和影響力遠遠無法和大型雜誌社相比,短期內很難吸引知名漫畫家。
當然,李朗相信肯定會有很多漫畫家在觀望,只要聽風雜誌社做得好,雜誌的銷量上去了,待遇和福利提高了。
可能不用李朗邀請,就有漫畫家直接投稿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