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吶。”
“兒臣在。”
對於老三朱棡,朱元璋就欣慰許多,雖然朱棡的性子比較驕傲,但這並不算太大的問題。
如果朱棡是老二的話,那麼朱元璋就會考慮其繼承皇位的可能了。
只是,他畢竟是老三。
“咱對你還是比較放心的,咱也沒啥要交代你的,去了東勝神州,便好生經營,若是有何難處,便是給你大侄提。”朱元璋略帶欣慰的說道。
歷史上朱棡就活了三十三歲便病死了,這讓朱元璋非常傷心,大致是因為朱英的緣故,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諸王封並塞居者皆預軍務。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
洪武二十四年前,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皆受朱棡節制。
在軍事之上,可見朱元璋對朱棡的重視。
哪怕沒有朱英,若是朱棡不病死,那麼朱棣也沒可能靖難成功。
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就是用朱棡來制衡朱棣。
“謝父皇誇獎。”朱棡笑容滿面,眼神略帶幾分得意的看了一眼朱棣。
他反正跟朱棣就沒對付過。
說完了老三朱棡,朱元璋把目光落在了老四朱棣的身上。
“老四,你是最類咱的,也是讓咱一直很滿意的,不管是在性子上,還是在處事領兵上,咱對你都沒太多可以說的。”
“但是,關於高熾的事情,咱還是要點你幾句。”
“咱也知道,你不喜他,但你要明白,他是長子,且這些年來,他的成就,難道還不能讓你滿意嗎。”
“你之前在倭國的燕城,要是沒有高熾的幫忙,能超過老二老三?”
“他在安南,為朝廷創造如此之多的歲入,這才是真正能治理地方的人才,並非是憑藉著幾股子蠻勁。”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咱希望老四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朱棣武功很高,但文事偏差,嚴格來說沒讀過幾本書,這也是因為自小就在軍營裡廝混的緣故。
哪怕是歷史上,朱棣也不過是朱高熾的徵北大將軍罷了。
對於自己這個兒子,朱元璋也是帶有幾分早年的愧疚,不過就現在來說,朱棣還是讓朱元璋比較滿意,至少他沒有老二老三那股子暴躁性子。
其實還是老朱不瞭解,作為老朱家的血脈,朱棣實則也甘落後,畢竟他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搞出誅十族的皇帝。
“兒臣明白了。”
在老朱面前,朱棣也不過是個孩子罷了。
點完了老二,老三,老四。
桌面上就只剩下老五朱橚,還有朱允炆了。
“老五啊。”
“兒臣在。”
看著朱橚一幅老農的摸樣,朱元璋也不知道說啥,早些年他還覺得老五可能跟馮勝有所勾結,並且藉機奪了馮勝兵權,貶朱橚至於雲南。
現在看來,還是大孫看人準,老五完全就是個痴迷草木的呆子。
“你的喜好,罷了,咱也沒什麼好說的,若是能有所成,那便是造福天下的聖人,照著自己的心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