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被合上了,姜閱把它放到了桌上。
“坐下吧。”他說道。
“是。”裴君意恭敬施禮,到了桌邊坐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將這首詩緩緩吟誦而出,側頭看著山下風景,沉默片刻,姜閱感嘆道:“真是好詩。”
欲揚可以先抑,欲抑自然也能先揚。
此刻雖然讚了他,但之後要說的便不會是誇讚了。
裴君意知道這點,低著頭,沒有說話。
沒有聽到回應,姜閱收回視線。
“裴君意。”他喚道。
聽到先生叫他,裴君意抬起頭朝他看去,就見,姜閱同樣看著他,看著他的眼睛,看得很認真。
“你……”他緩緩問道:“為何讀書?”
為什麼讀書……
嗯……
這時候要是說一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會怎樣呢?
這樣想著,裴君意卻並沒有這樣說。
“為了明明理。”他回答道。
既是回答問題,裴君意便又垂下了目光。
這話說完,兩人之間陷入沉默。
因為垂著眸,看不到先生的表情,裴君意當然也不知道這個回答他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明瞭嗎?”姜閱看著他問道。
你說,讀書是為了明明理,那,你明理了嗎?
若是明理的話,會欺騙父母長輩、欺騙先生,離家出走嗎……
聽著先生的問題,裴君意頭更低。
“略明。”他硬著頭皮說道。
看著他,姜閱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