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欽命提督江南各省地方軍務、兵部侍郎兼左僉都御史、少保、鎮國將軍、兼領旗手營總兵官朱武!”
聽到這長串頭銜,李遇春愣了下。
“這朱武哪冒出來的,你們聽過此人嗎?”
“沒有。”眾人都搖頭。
那秀才抖機靈,“此人頭銜裡有個鎮國將軍,又姓朱,應當是明朝宗室,應當是哪個郡王之子。”
大明親王之子封郡王,郡王之子封鎮國將軍,後面還有輔國將軍,再往下則是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和奉國中尉,奉國中尉以下不再遞減,子孫世代為奉國中尉,永遠有別於百姓。
郡王諸子授封鎮國將軍,歲祿一千石米。
李遇春好歹也曾是大明將領,官至參將,豈會不知道這些,他瞪了眼這酸秀才,差點也砸他一錠銀子。
“老子會不知道郡王之子是鎮國將軍?老子是問誰聽說過這個朱武?”
“沒聽過,不過看他這個江南提督頭銜,來頭當是不小,莫非是崇明那個偽義陽王監國的兒子?”
“那義陽王才多大年紀,他兒子能有多大?再說了,那偽義陽王僭稱監國,他的兒子肯定封親王、郡王,豈還會是鎮國將軍?”李遇春罵道。
“聽說浙東也出了一個監國,原是魯王,莫非是魯王之子?”
“親王之子都是郡王,怎麼會是監國?而且我當初在泗州的時候是聽過那位魯王的,不過二十多歲年紀,他的長子、三子都在兗州沒於戰亂,身邊就剩下一個幾歲的次子,你覺得一個幾歲的娃娃,能來這當江南提督?”
“也許是魯監國的兄弟?”
“兄弟個屁,魯王一家子當初在兗州城破時都死光了,要不然哪輪到朱以海當魯王?”
“或許是偽義陽王的兄弟?”又一人道,“那偽義陽王本是周藩郡王,他有兄弟或子侄為鎮國將軍,也很正常啊。”
這突然冒出來的江南提督朱武,確實讓他們有些摸不清頭腦。
尤其是這人一來就殲滅了他們四千多人馬,非比尋常。
李遇春捏著下巴沉思起來,燒殺搶掠猛如虎,但真正打起仗來這傢伙卻非常膽小,想當年他也是在勇衛營出身的,是黃得功虎頭營的戰將,曾經也是很勇猛過的。
可自從降虜之後,他就完全變了個人一樣,變的怕死,變的不敢戰,輕易是絕不硬碰硬的,儲存實力才是第一要務。
“什麼狗屁江南提督,呸,藏頭摭面的鼠輩爾,不必理會。”
“那咱們就這樣什麼也不做?”
“有吃有喝的閒著,不好麼,非要出去送死?”
被李遇春一頓罵,那些將領倒也熄了也去滅了那些囂張偽明賊軍的念頭了,是啊,這六月盛夏,外面太陽那麼大,何必出去呢,躲在這祝家莊裡乘涼快活不好麼?
新搶來的那些女人,都還沒玩膩呢。
······
“想不到這李賊居然如此怕死,真他孃的縮頭烏龜!”
“不是說韃子向來驕狂嗎,怎麼也學李賊當起縮頭烏龜不出了?”
“殿下,咱們現在怎麼辦?”
就在距祝家莊不遠的馬湖水面上,一條船停在湖畔樹蔭下,朱以海與各營軍官們正開作戰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