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到午後。
今天議論的外鎮、屯鎮、團練的糧餉的議題也談的差不多了,事情議定,看著時間也不早了。
身著紅色團龍袍的皇帝便起身,“諸卿就在此留飯,一起用午餐吧,朕讓人傳御膳房。”
聽說以前大明天子都習慣吃早晚兩餐,中間不吃,喝茶、點心等打發了。不過朱以海還是習慣三餐。
也不需要搞的很隆重。
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就好。
御膳房動作很快。
很快傳菜上來。
四菜一湯,分別是蔥燒海參,糖醋排骨,然後是素炒韭菜,清炒蓮藕,一個海帶湯,另外一個涼拌什菜素菜。
十分簡單。
但做的還挺精緻。
洪承疇看著面前的這幾個盤碟,量不多,恰剛好,也不會浪費,配上糯米飯,確實很不錯,他也餓了,謝恩後也就不客氣的開動。
吃飯時沒喝酒,這本就是個午間便餐。
大家也沒怎麼閒聊,很快吃完。
內侍送上來茶和一拼盤水果。
洪承疇感嘆著道,“韃子黃臺吉在時,僅他個人膳食,一天就要用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二隻、雞五隻、鴨三隻。
另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
大蘿蔔、水蘿蔔、胡蘿蔔共六十個,包菜、冬瓜各一個,苤藍、幹閉蕹菜各六斤,蔥六斤、酒四兩、醬和清醬各三斤、醋二斤。
此外,主食早、晚隨膳餑餑八盤、每盤三十個,而每做一盤餑餑需要上等白麵四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和黑棗各十二兩······”
相比起來,紹天皇帝的御膳還真是簡單節儉。
而據說韃子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雖不是皇帝,但享受皇帝待遇,比黃臺吉那時還要上檔次。
早起,冰糖燉燕窩一品,卯正,進早膳,最起碼十個菜。比如有一次洪承疇拜見時,留下來一起,那天他陪多爾袞呆了一天,吃了兩頓飯,事後都詳細記錄下來。
早膳燕窩肥雞鍋燒雞野意熱鍋一品,膾銀絲一品,羊肉絲一品,清蒸鴨子湖豬肉攢盤一品,蒜湯額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大菜湯膳一品。
中午則吃了十八個菜,有蓮子火燻鴨子、火燻蔥椒肘子、蒸肥雞等。
晚上又有六個菜,醋熘鴨腰,清蒸鵪鶉、酸辣羊腸湯等。
反正這一天吃了三十四個菜,不帶重樣的。
皇帝根本吃不了多少,好多菜動都沒動過,用完膳,賜給大臣或後宮嬪妃,或是直接賜給御膳房的人,而那些御膳房裡的人,還會偷偷把菜賣到京城的飯館裡去。
相比起來,大明紹天皇帝這四菜一湯加個冷盤,確實簡單的過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