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鳥銃廠這次報價最低,他們的生產能力也是有保證的,承諾會擴大生產線,增加車間,招募更多工人等,朕看,就定寧波鳥銃廠吧。”
“陛下,其它六家銃廠呢,報價也差不多,而且生產能力也都不弱?”
“訂單給寧波銃廠,然後讓寧波銃廠再分包些給他們,既然是招標採集,他們不如寧波廠,那就只能吃寧波廠的二道飯。”
由寧波廠分訂單給其它六家廠,無疑寧波廠得佔一道好處,但既然是競爭,就得有規矩,不能說這邊招標,最後又訂單平分給大家。
你競爭不過別人,就只能做人家的代加工,給人家分一筆利潤。
哪怕這個寧波火槍廠是工部所轄,而其它六家銃廠裡還有朱以海的皇家舟山火槍廠。
規矩就是規矩。
“韃子的鳥槍,據說一支造價起碼一兩三錢銀,質量和效能都還遠不及我們,生產效能上也遠遠落後,我們還是有很大優勢的,不過也不能驕傲大意。
小書亭
朕計劃要在三年內,讓御營的步兵,火槍手達到步兵的七成,未來十年內,甚至要徹底淘汰掉弓弩刀矛兵,全部裝備火槍。
還要擴大火炮數量,各鎮中都要建立火炮部隊。
等這批兩萬支火銃完工交貨後,還要繼續下單,若是寧波廠這批單子做的好,下次可以給他們一個優先權。”
朱以海沒有心思去發展弓兵等冷兵器兵種,韃子弓箭雖厲害,但論發展,肯定不如火槍手有潛力。
“你回去跟兵部的人好好研究下,從幾個火炮研究所挑幾款好炮,打個報告上來,準備招標採集火炮。”
“大將軍炮、克虜伯炮多采購些!”朱以海特別交待,火銃配火炮,那才是無敵。
朱以海早就要求,要建立一個大明自己的火炮體系,陸軍野戰炮、攻城炮,海軍艦炮等要予以分別,海軍以長炮為主,也就是之前封的克虜伯炮。
陸軍以大將軍炮(加農炮)為主,生產加農炮和短加農兩種,用以承擔攻堅和野戰任務。
他還提出,加大鐵炮研究,以取代銅炮,畢竟銅料稀缺,另外新的火炮體系,最好是要簡潔一些,不要搞太複雜,要切合戰爭需求,甚至戰艦、陸地上最好是能相容相通。
“不要忽視炮車、炮架的研究。”
“訂單確定後,先付三成訂金,等分批交貨時,再付部份,最後留三成尾款,貨物都接收驗收過後,數量質量等都保證後再付完,但若是質量有問題,也還是要找他們的,必須得有質量保證,所有的銃炮,都要有製造銘文,保證可以追朔責任人。”
“軍械不可兒戲,不能有半點質量問題。”
“還有,軍械採購更得防止貪汙受賄,你們兵部要自己監督好,朕也會讓諫院、都察院,甚至是錦衣衛、東廠等都嚴格監督的,若是有人敢往這裡伸手,一個都逃不掉,你身為兵部尚書,可得管理好屬下。”
朱大典聽了這話有些不太好意思。
畢竟他朱大典有名的貪官,雖然有些是以前東林潑髒水,但他也確實不是清官,現在皇帝重點提醒這個,總感覺是在說他。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守好門戶,更以身為準,絕不會讓人貪汙一塊採購軍械的銀元的!”
氣氛有點小尷尬。
朱以海放下報告,給朱大典倒了杯茶。
“聽說萬化在蜀地表現很好啊,貴州御營行營也將建立,朕打算讓他去提督貴州行營,你看如何?”
朱萬化是朱大典的兒子,之前在川貴行營做副提督,跟張國維、沉廷揚的兒子搭檔,表現確實是可以的。
老朱也很自豪。
他自己在湖廣終究是沒能善始善終,回朝還總感覺遺憾。
好在兒子表現良好,漢中一戰,更是讓他接到訊息後痛飲三杯大呼過癮。
“犬子萬化在川,也都是得文經略和秦總統等指揮有方,他僅是一副職,沒什麼功勞的。”
“大司馬謙虛了,萬化有功便當賞,他雖是你兒子,可大臣子弟立功,朕更要重賞。”
漢中一戰後,現在西面也總算穩住了局勢,韃子如今也僅是控制著關中而已,隴右、漢中、巴蜀基本上已被明軍控制。
褒城鎮還在圍困中,但就算吳三桂回援,朱以海也不覺得他能有什麼作為了。
“年前,能不能拿下徐、潁?”朱以海問朱大典。
“濟南、徐州,韃子只能守一,韃子是守不住徐州的,他們上策是棄徐守齊,如果他們分守兩地,則兩地都將守不住。”
“看來你很有信心啊,但願吧!”朱以海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