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退去,只有李義府留了下來,看著未來鼎鼎大名的唐朝奸相,楊帆有些心情複雜。
此時的李義府還很年輕,二十來歲的樣子,雖然不是很俊俏,但也是清秀端正。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變成人人憎恨的奸相?
從目前來看,李義府是一個很有眼力的一名下屬,剛才幾次提醒,說明他的反應以及應變能力是很強的。
在李義府被看得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楊帆像是閒聊一樣緩緩說道:“義府呀,這樣叫你可以麼?”
聽到這樣的稱呼,李義府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臉色一下子舒展開來。
在衙門裡面,同僚之間大多都是以官位相稱,只有親近或熟悉的人才會互呼姓名。
如今楊帆這個禮部侍郎、主客司的一把手主動顯示親近,怎能不讓他激動。
李義府感激涕零趕緊抱拳道:“侍郎大人能如此稱呼下官,乃是下官的榮幸。”言行之間,並沒有顯得做作。
楊帆問道:“那你說說,顧郎中為何要做假帳目來欺瞞本官,按理說,即使本官簽印,如果這些帳目被發現作假,本官最多也只是一個不查之罪,畢竟這些賬目並非是在本官任期之內發生的,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依下官之見,主要是因為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李義府思索了一會兒回道。
聽到李義府的話,楊帆這才想通了顧秉承如此做的緣由。
原來每個季度結束以後,各部門會把這一季度的賬目提交給民部審計,只有稽核透過,才可以申請下一季度的預算。
如果楊帆沒有核查便籤印這些作假的帳目,一旦被民部審計發現,那麼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將會受到影響。
拔款受到影響,如果放在前三個季節,倒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可第四季度卻不行。
因為每年第四季度主客司需要準備一件大事,就是一年一度的大朝會。
大朝會又稱元日朝會,相當於給皇帝拜年。
元日朝會作為新年的重要禮俗從漢代早就存在。
在朝會上,皇帝要“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並接受百官臣僚的祝賀。
在唐代,元日舉行大朝會也是例行之舉,大朝會屬於五禮之中的嘉禮。
參加朝會的人員既有京中的文武官員,又有來自各州的朝集使,還有來自外國的客人、藩國使臣以及皇親國戚等。
在元日當天,將士填諸街,勒所部列黃麾大仗屯門及陳於殿庭,群官就次。
接著,皇帝登御座,皇太子獻壽,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民部尚書奏諸州貢表,禮部尚書奏諸藩貢表,太史奏雲物,侍中奏禮畢,然後中書令又與供奉官獻壽,殿上皆呼萬年。
而後是各種慶祝和表演活動。
因此,大朝會作為顯示大唐以及皇帝威嚴的重要場合,當然得佈置萬無一失。
而這項工作則是由禮部的主客司負責。
原來大朝會的準備工作應該在第三季度末就要開始啟動。
可在一個月前楊帆這名禮部侍郎直接空降,這一意外之舉打亂了張仲業的部署。
當初張仲業是想用這一大事來為難新任侍郎的,可楊帆卻遲遲不到任,所以耽擱了下來。
李道宗把主客司的事務強行交給楊帆主持,張仲業心頭當然不爽,恰好有這麼一個好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只要楊帆在假帳目上籤印,民部的稽核不透過,即使帳目重新效正,一來一回也至少需要一個月。
本來今年準備大朝會的時間都比以往晚了一個月,如果撥款再拖上一個月。
大朝會能不能如期舉辦還真是個未知數,即使能倉促舉辦,也可能會出現紕漏。
楊帆作為主事人,當然得把這個鍋給背起來,所以才有了顧秉承做假賬目讓楊帆簽印的一幕。
剛剛楊帆還對顧秉承有些許的不忍,認為他只是忌嫉自己,沒想到卻是想置自己於死地。
這些傢伙實在太可恨了,簡直讓楊帆不能容忍。
欺負人也不能這樣欺負,商有商道,官有官道,每一行都有默許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