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三事

大朝會雖然落暮,不過春節的熱鬧才剛剛開始。

舊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在後世是形容大年初一的景象。

在古代,因為歲首是作為大朝會的日子,所以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其實是同皇帝一起度過的。

因此,其實大年初二才是朝廷官員與自己家人共度新春的第一天。

自大年初二開始會有連續三天的假期供給文武百官休沐以及相互之間走動。

當然如果皇帝臨時召見,在京官員並不能推遲。

不過並不妨礙長安城進入春節的氣氛愈加濃愈。

從古到今,每年春節最高興的莫過於孩子。

即使是貧苦人家,也會買上一點好吃的,亦或者會給孩子置辦上一套新衣裳。

傾囊分遍買春錢,兒童飽食炫綵衣就是最好的形容。

唐朝人過春節燒爆竹是必不可少的專案。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就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燒爆竹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竹筒投進火堆裡發出爆裂的聲響,更寓意著驅趕邪祟。

只是由於技術所限,唐朝的爆竹裡面填充的是土火藥,點燃以後發出的聲音並沒有後世那種聲如雷鳴的感覺。

入鄉隨俗,此時楊帆正帶著小豆丁看著僕人在院中燒著爆竹。

聽到噼裡啪啦的響聲,以及院子裡孩子們歡天喜地的笑聲,讓楊帆不由自主融入了其中。

只是聲音太小,讓楊帆琢磨著是不是該把火藥的配方改良一下。

雖然不需要研製出火槍火炮之類的玩意,但如果火藥研製成功,用來開山裂地還是不錯的選擇。

爆竹聲熱鬧,但長安城有一話題比爆竹的聲音更勁爆。

議論的主題當然是大朝會中發生的事情。

一下子楊帆又出名了。

不過這次出的不是美名,而是罵名、汙名。

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動下,斷章取義的流傳楊帆在大朝會中的所作所為。

三人為虎,於是賣公主求榮、偷奸耍滑、欺軟怕硬,這些成了楊帆的代名詞。

不過楊帆卻並不在意,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能看到至理的永遠是那麼一小撮人。

在院中放了一陣爆竹,楊帆又補了一覺,直至日上正頭,這才緩緩醒來,也算是睡足了覺,養足了精神。

這段時間也確實夠辛苦的,沒日沒夜的準備大朝會的事情。

又要征服府上的兩個小妖精,讓楊帆都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剛剛醒來,武媚娘便遣下人來報,拜年的禮物已經準備妥當。

此時才想起,古代朋友之間是需要相互拜年的。

正所謂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雖然現在已是正午,但卻也是拜年的好時辰。

古往今來,拜年都是拉近兄弟、朋友距離的好機會。

不管親疏遠近,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都會笑呵呵的道一聲新春好。

對於朋友父母還健在的,作為晚輩楊帆當然先得前去祝賀。

這無所謂官爵、地位的高低,而是對朋友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