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意氣風發、如魚得水的楊帆,公孫節臉色陰晴不定。
早晨見面時之所以敢對楊帆如此強硬,其實是一種姿態。
因為楊帆威名在外,他想要透過踩著楊帆的名聲來提升自己在吐蕃的威望。
只有表現出強勢,才能讓駐守在吐蕃的驕兵悍卒甘心為自己驅使。
事實上,擠兌楊帆時公孫節心裡怕得要死,唯恐楊帆牛脾氣一發作,不管不顧的將他捆起來砍了腦袋。
不過楊帆的不理採倒讓他更顯得意,認為楊帆是畏懼於李二陛下的旨意。
不管怎麼說,他也是李二陛下安排過來制衡李道宗的將領。
根據計劃,在吐蕃設定西南都護府,最後只能留六千名士兵在這裡駐守。
他與李道宗各領一營,也就相當於有互相牽制的意味。
更主要的是,臨行之前,張亮讓他尋機破壞楊帆在吐蕃制定的策略。
一旦策略失敗,吐蕃再反,李二陛下一定把所有的罪責往楊帆身上扣,到時候楊帆這個提出策略的罪魁禍首定然難辭其咎。
從楊帆把張慎幾宰掉之後,就已經成了他們的敵人,對於敵人,不管是張亮還是公孫節當然不會心慈手軟。
在他看來,既然之前已經挫了楊帆的銳氣,現在就是拉攏吐蕃各地官員和豪強的時候。
因為公孫節知道,僅憑他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撼動楊帆在吐蕃所實行的策略。
只有從吐蕃本地的勢力著手,把他們聯合起來,以架空李道宗為目的,最終讓計劃不能順利實施。
今天的酒宴就是最好的時機,畢竟這裡聚集了吐蕃大多數的‘上層人物’。
想到這兒,公孫節決定主動出擊,端起酒杯朝著吐蕃一眾官員走去……
對於公孫節這個自來熟的大唐將領,即使吐蕃的各個首領和官員心中緋腹不已,但也只能笑臉相迎。
畢竟公孫節作為駐守的將領,以後大家還是要經常打交道的。
對於這些曲意迎合的吐蕃貴族,公孫節顯得洋洋得意,更讓他自信心爆棚,甚至已經美滋滋的暢想以後揮手頤指的威風場面。
看著刻意顯擺,甚至像小孩一樣耀武揚威的公孫節,楊帆只是微微撇了一眼,心頭卻暗暗警惕。
這貨明顯想將自己除之而後快,若是任其留在吐蕃,恐怕對於自己的佈局多有阻礙。
可是這傢伙是與李道宗一起來赴任的,得先問問他的意見才行。
心中有事,楊帆當然不想與這些吐蕃人再蛇委與虛,眼神環視了一週,卻見李道宗正與吳王李恪在輕笑著閒聊。
放下酒杯,轉身朝著兩人走去……
來到兩人跟前,楊帆揶揄道:“郡王倒是會躲清閒啊。”
李道宗捉狹一笑:“忠義侯在吐蕃這麼受歡迎,要不本王奏請陛下,讓忠義侯擔任西南都護府都督,怎麼樣?。”
“別……可別……”
雖然知道李道宗在開玩笑,但楊帆還是苦笑著連連擺手拒絕。
相比於大唐長安等城池,吐蕃還是太苦寒了一些。
說楊帆有些嬌氣也行,吃不了苦也罷,他真不想再繼續待下去了。
更何況,長安城還有一大家子人等著他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