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根本沒有人權可言,與皇帝說道理簡直就是扯澹。
既然李二陛下不信,眼見是最好的證明。
可能是剛才受了魏徵的氣,此時李二陛下變得有些不可理喻。
緊緊的盯著楊帆看了好一會兒,李二陛下這才陰仄仄道:“既然你想證明,那行,朕給你這個機會,省得你說朕獨斷專行。”
“如今朝會還沒有結束,朕不可能跟著你去田間地頭求證。”
“這樣,只要你能說服郭卿家,朕不僅同意散朝以後與你前去試驗,還重重有賞!”
“可你要是敢信口雌黃,朕雖然不至於砍你的腦袋,可也輕饒不了你,給你鬆鬆皮還是很有必要的。”
聞言,楊帆偷偷吁了一口氣,沒辦法,李二陛下的氣場實在太強大了!
幸好,李二陛下還講些道理,若是其他昏君,可能根本不給人辯駁的機會。
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李二陛下變得如此變幻無常了?
緩過神來的楊帆其實很想撂挑子不幹,直接一走了之,甚至乾脆拿著曲轅犁賣錢算了。
當然,這只是在心頭髮些牢騷罷了,楊帆還真不敢這麼幹。
起碼不能在這種場合撂挑子,若是如此不給李二陛下面子,還真有可能被這傢伙砍腦袋。
如今李二陛下劃出了道道,楊帆看著郭嗣本說道:“郭大人,你可看出此犁與以往常用的犁有什麼不同?”
看著自己面前的曲轅犁,郭嗣本仔仔細細打量了一番,笑著說道:“咦,還真有些意思,忠義侯,可否讓我親手試一試?”
郭嗣本不是尸位素餐之輩,還是有些本事的,只是打量了幾眼,便看出這新式犁杖的好處。
但真正有多好,好在哪裡,沒有親自操作的確有些不明所以。
楊帆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
郭嗣本小心翼翼接過曲轅犁,將犁杖立於自己身前,手扶犁把。
他這樣一個老人便可輕鬆扶正,頓時渾身一震。
要知道以往所用的直犁,是雙轅,分別架在兩頭牛身上保持平衡,這就需要犁轅很長。
但是手中這個奇特的犁,卻是犁轅呈彎曲狀,犁轅反而縮短了很多,而且前面只有一個牽引的點。
難道說,這具犁杖真是由一頭牛便可牽引?
郭嗣本徹底被震住了!
若如自己所猜測的那樣,這個變革簡直就是劃時代的。
於是興奮的不恥下問:“忠義侯,此犁轅彎曲短小,根本沒有兩頭牛牽引的空間,這犁果真只需一頭牛便能牽引得動?”
不怪郭嗣本如此驚訝,在這個年代,制約農耕發展的最重要一個因素,就是耕牛和人口數量的嚴重不足。
雖然楊帆用穿牛鼻繩可以大大的緩解耕牛不足的問題。
但草原上的野牛想要帶到內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何況,即使野牛穿了鼻繩,也還需要進行訓練才能當作耕牛使用。
遠水救不了近火!
假如現在只需一頭牛便可牽引,那將大大的節約耕牛的數量。
從理論上講,若原本兩頭牛抬著一具犁耕地,如今變成一頭牛就可以,那就相當於耕地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