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表演大約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身在甘露殿的李二陛下呆呆的站在窗前,眼睛裡一直盯著燦爛的煙花,整個人一動不動。
直到煙花結束好久,李二陛下這才回過神來。
看著煙花升起的方向,心裡琢磨一番,不用派人探查便認定這必是楊帆那廝折騰出來的動靜。
整個長安,甚至整個大唐,也只有這小子時不時的弄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比如當初的飛天神器(熱氣球)就把滿朝文武震撼不行。
不過,楊帆搞出這番動靜,李二罕見的沒有責怪。
在他看來,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也顯示出了楊帆對女兒的重視。
此次兩名公主一同下嫁,其實李二陛下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可他又沒辦法!
畢竟,楊帆的功勞實在太多了。
不管是滅了吐蕃,還是提出的科舉改革,甚至是鍊鋼之法以及手槍轟天雷……
這些功績即使封國公都已經措措有餘,可惜李二陛下卻不能這麼幹。
因為楊帆的年紀太小了。
沒錯,就是年紀。
今年楊帆才剛剛19歲,憑著功績已經位居開國縣公。
而且楊帆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若再進行爵位或官職的封賞,對於楊帆來說反而不是好事。
在華廈,官場上想要位居高位,年紀和資歷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像楊帆這種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從二品的爵位,官階品級正三品的。
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歷數華夏幾千年,還真是鳳毛麟角。
李二不想捧殺這樣一位優秀的年輕才俊。
若是現在都已經封到頂端,以後拿什麼來賞賜楊帆?
況且,李二還想把楊帆留給下一任帝王,得留給後面的皇帝一些封賞的餘地。
可如今楊帆的這些功勞又不能不賞。
因此,李二破天荒的把兩名最喜愛的閨女都嫁給了他。
一方面是補償楊帆的一些功勞,另一方面當然是籠絡楊帆為己用。
在古代,聯姻就是最好的結盟。
雖然兩個女兒下嫁已成定局,但一想到皇室中最有才華的兩個女兒一同下嫁給楊帆,李二陛下就有些肝兒疼。
胡思亂想了一陣,李二遣內侍將李君羨喊來,說道:「不用想這些動靜必是楊帆那廝搞出來的,怕是現在整個長安城都沸沸揚揚了!」
「你去通知城中維護秩序的金吾衛,讓他們加派人手,防止百姓混亂。」
「一旦百姓看熱鬧發生擁堵,楊帆那小子不能吉時到達,豈不是誤了時辰。」
說到這裡,李二陛好像想到了什麼,又說道:「你再派人看看那廝手中還有沒有剛剛那個東西,有的話去弄一些回來,等一會兒公主出閣的時候也拿出來放一放,讓文武百官也看看咱皇室公主出嫁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