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徐老太還要陪徐大根在白子溝一起過除夕,徐長青就打算等第二天上午再回礦區家屬院和父母弟妹團聚。
這一晚,在人情世故方面,沈衛民就隻字未提,有要說的也是和徐長青商量起家裡零碎東西要郵寄到京的幾大包。
原本之前有些東西,他們倆人陸陸續續以郵寄為名寄出去,其實私底下徐長青就都已經給放在了長青園。
奈不住他們兩邊的長輩又給準備了不少炒貨和乾貨。如此一來, 這包裹數量是越整理越多,不帶走還不行。
再加上啟程時必會隨身攜帶的被褥和冬衣,沈衛民就做了個計劃,以除夕為限,翻過年就不再新增行李物品。
這點,徐長青就極為贊同。就此事,其實有些時候連她都哭笑不得, 這次沈爸爸就不知從哪兒換了不少細糧。
有白麵、有大米小米,居然還有黃豆紅豆綠豆,說是他們倆人不比老二兩口子就在省城上大學吃到本地產。
這也是她為何擔心沈兄不好意思和她提起要貼補父母之意,他們這當爸媽的兩口子可沒有因老二兩口子在省城上大學能吃著本地產就少了他們的份額,甚至就連大兒子家也是分到相等的份額。
這麼接連下來,徐長青就擔心他們這對爸媽的再給夫家和孃家中,此次高考被錄取的侄子侄女們包個紅包?
真真是手頭不寬裕。
偏偏還不能拒絕,沈媽媽就說了,她家小三兒的棉被褥子和冬衣都是親家母準備,她這個親家就光看咋行。
至於她家小二沒有丈母孃準備,她也沒法子,兒子自己找的中意妻子,親疏都自己受著好了,她兩口子不插手。
倒是……
話趕話的,說到這件事上,徐長青就免不了問起老二沈衛安兩口子如今到底確定好了沒有如何安排他們閨女。
倒不是說她就是拿這兩口子當成普通親戚來對待,更不是說她就是不想去關心他們那個小丫頭,而是那倆墨跡的!
從考完試對完答案估分開始,這倆就針對第一志願起商量起接下來該如何安排閨女, 一直收到向陽大隊獎勵還舉棋不定。
沈衛民搖頭苦笑, “前兩天又想出了個主意,說是咱爸要是能轉去和老舅一起上班,再讓小四轉學就好了。
到時候一家人都在省城,孩子上託兒所,咱媽還可以在家休息接送孩子,當時老二話還沒說完就被我罵了。
爺奶就扔老家不用管了?要是這樣的話,咱爸當初還非要回縣城不可幹嘛,連咱媽一塊回來可不就圖跟二老近。
後來不知商量的,第二天就說等明天大哥大嫂到家過大年兒再商量,我沒搭理他們兩口子,愛幹嘛去幹嘛。”
徐長青挑眉,“沒懟你一句,你孝順你幹啥考老遠?”
“他敢!”沈衛民瞪眼,“我再考遠,我也沒結婚有孩子了還想咱媽在家接送孩子,他要敢懟我,看我會不會揍他!”
徐長青失笑。對此,她就不好再發表意見。當婆婆的要想帶孫女也無可厚非,就是再搬回省城豈是輕鬆的一件事。
這裡面就有一點, 它就涉及到只要父母搬回省城,已經分了家的兒子回頭只怕又要住到一起,那就有得熱鬧了。
想來就是拋開沈爸爸想就近照顧年邁父母的因素以外,以沈爸爸的精明就絕無可能還調動工作再搬回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