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達聽完王傾城的話,想到了伐蜀的想法,可是怎麼才能出有名之師呢?伐蜀地也要經過南平或者南楚之地,真是想破了李景達的腦子。
南唐連年豐收,軍糧充足,群臣爭著上言:“陛下中興,現在北方多難,應該出兵北伐,恢復盛唐舊疆域。”
南唐皇帝說道:“我從小在軍中生活,看到百姓看見官兵就很害怕,不忍挑起戰事。現在百姓安定,又有什麼可要的呢?”
門外侍衛來報,南漢主派使臣來。使者面見南唐皇帝行跪拜,起身呈上書函。太監接過書函呈給南唐皇帝,看完對滿朝文武說道:“南漢主劉龔派使者進諫,謀求奪取楚國,分佔他的疆土,大家有何建議?”
韓熙載上言道:“陛下,北伐是上策,楚國可以不功,此次北伐中原才是上策。”
李建勳上言道:“陛下,南下功楚穩定後方,也可功。”
“陛下,可分二隊同時進攻,北伐南討,我南唐大將都英勇善戰。”柴再用上言。
朝中一切大小事務竟然逐漸由平章事李建勳、周宗、孫晟、張居永等人包攬下來,而宋齊丘卻一天天遭受冷落了。這令他感到憤憤不平。不過宋齊丘畢竟是元老,他對皇上的秉性雖然說不能妄加揣測,但到底是稍顯敏銳些。他悄悄找到侍御使張義方,給他遞上一封奏議。
張義方當然知道宋齊丘的小主意,想拉攏自己作為北伐主力軍。張義方說道:“宋司徒為何自己不遞上摺子?”宋齊丘道:“你我同為陛下打天下,不分彼此了。”
張義方不想與其爭辯,看完奏議呈上摺子道:“臣啟奏,宋司徒與臣商議過。”
唐先主見了摺子先是微微點頭一笑,然後用試探性的口氣問了一句:“宋司徒,張御史要鄭讓景通帶兵北伐,讓景遂帶兵支援,朝下諸公有附和的嗎?”
先主見長時間沒人說話,又問:“那麼諸公就是都要反對了?”
站在一邊的景通緊緊皺著眉頭,一邊仔細聽他的話一邊心裡盤算,宋司徒讓我帶兵北伐,他要如何來回答。
朝廷上緊接著是一陣冷場。
李建勳說道:“我保一人,宣城王李景達,此人是軍事強人。”
群臣聽了這話,一個個面面相覷,有些人開始小聲議論起來。皇上見朝上有些騷亂,卻也不去制止。
過了好大一會,仍然是一陣紛紛的議論聲。皇上“啪”地拍了一下書案:“你們議論出什麼結果了嗎?”
他的話音剛落,韓熙載說:“臣認為,此次出兵,宣城王帶兵斷然不可。齊王帶兵才是眾望所歸。”
查文徽說:“臣附和。”
周宗出班說:“依臣之見,我朝此時出兵,時機並未成熟。”
這時,只見遊簡言、徐鉉、張居永、陳喬等人也都走出來,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朝上一時間竟然像是處於兵臨城下的危急一般……
等朝下爭論了有半個時辰,大家都注意到:皇上這時候竟然一句別的話也不說,自始至終是穩穩坐在那裡,有人說話,他也總是不置褒貶地點頭或者就是“恩”一聲,然後便問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他越是不說,大家越是心裡有顧忌。也越是著急,但是都看不出皇上是什麼意思,所以也都不敢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