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軍抵達滄州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預估。
天雄軍入城後的第三日,下午申時初,東西城門樓警鐘大作,數十批外放打探訊息的偵騎飛馬回城,四門緊閉,天雄軍、橫海軍、左衛軍共計四萬餘兵馬統一交由柴榮指揮。
城中各處兵馬調動,緊急組織民夫搬運糧草器械,疏散百姓,滿城軍民進入臨戰狀態。
滄州城北面靠山,南面是運河,東西兩面空曠平坦,契丹大軍分別設下兩座大營,擺出一副強攻東西二門的架勢。
東門城樓上,柴榮頂盔摜甲憑女牆遠眺契丹大營,凝目沉聲道:“照此情形,最快明日天明,契丹兵就能發動攻城。”
符金盞望著城外曠野遠處,一頂頂氈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搭建起,一排排高高的木柵欄豎起,俏臉凝重地道:“契丹人似乎迫切想要奪下滄州城,卻是為何?”
黑瘦漢子史匡威操著濃重西北口音大笑道:“莫不是契丹狗皇帝耶律德光快要病死啦?”
“哈哈哈~~史節帥說的好!聽說耶律德光出了相州就大病一場,定是他造下的殺孽太多,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要收了他的小命!”
潘美實力捧哏,接過話頭一陣大笑,粗大嗓門竟然蓋過城樓警鐘聲。
史匡威本想講個笑話博眾人一笑,緩解大戰在即的緊張氣氛,沒想到只有潘美回應他,其餘人皆是不苟言笑。
兩人相視一眼,尷尬地各自扭過頭。
柴榮道:“滄州乃河北重鎮,契丹人不甘心就此北歸,若能奪下滄州,就能在漳水以南楔入一顆釘子,作為將來南下的橋頭堡。故而,契丹軍定會全力猛攻,而我軍則要不惜一切代價死守。”
趙普低聲道:“聽聞永康王耶律兀欲乃契丹宗室大將,勇猛善戰,這一仗,不好打啊~~”
劉承祐望著遠處,契丹大營中千軍萬馬奔騰之勢,面露畏懼,驚惶道:“契丹兵不下五萬人,還有各地收編的漢軍相助,小小一個滄州城如何守得住?不如集中兵力往西突圍,向景州祁州撤退!”
“二殿下所言不錯!”張彥超立馬附和。
柴榮淡淡道:“二殿下勿憂,契丹兵雖多,滄州城中軍民也不少,儲糧充足,若能齊心守城,必定能擊退敵軍!”
“柴兄究竟有幾成把握?”劉承祐逼問。
這幾日商議軍務,劉承祐多次提出要棄城撤軍,特別是探聽到,北上而來的契丹兵有五萬、漢軍兩三萬之多,更是倉惶驚恐,極力催促柴榮放棄守城。
可柴榮一直不為所動,搞得劉承祐頗為惱火。
劉承祐算盤打得好,柴榮是滄州防禦使,如果由他牽頭撤軍,即便丟了滄州城,罪責也將由柴榮和郭威承擔。
可若是柴榮不肯撤軍,就算劉承祐能帶走左衛軍,最後如果丟了滄州城,劉知遠一樣饒不了他。
所以劉承祐多次慫恿柴榮撤軍,一來不用擔責任,二來可以保全性命。
萬一城破,他這位劉漢朝廷的二皇子,落入契丹人手裡,只怕下場淒涼。
柴榮自然明白劉承祐的心思,抱拳道:“二殿下無需擔憂,末將已在郭帥面前立下軍令狀,若守不住滄州城,一切罪責由末將承擔!即便要斬首,也是斬末將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