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酒喝完,兩人大笑,關係熟絡了許多,之前的一點不愉快也拋之腦後。
老史斜瞅朱秀,黑臉得意,臭小子,現在知道咱老史家也不簡單了吧?
朱秀偷偷撇嘴,拱拱手以示失敬、佩服。
趙匡胤的意思,朱秀也聽懂了。
不能走關係門路,以一個純素人身份投軍,趙匡胤擔心就算順利投到郭威帳下,也得不到郭威的重視。
一軍都指揮使,統轄一千五到三千兵馬左右,看似職權不高,但如果沒有家世背景打底,單靠軍功的話,兩年時間想做到這個職位,還是比較困難的。
趙匡胤想用兩年時間證明自己的能力,擺脫父親的掌控,這就是他的焦慮所在。
朱秀眼珠一轉,忽地道:“趙大哥可聽過柴榮柴牙帥之名?”
趙匡胤道:“聽聞過,據傳他本是郭帥外甥,自小投奔郭家,被郭帥收做養子,如今已是天雄軍牙內指揮使。”
朱秀笑道:“不瞞趙大哥,小弟如今在柴牙帥麾下,擔任行軍參謀。我與史節帥從滄州而來,之前隨天雄軍一同駐守滄州城。”
“哦?賢弟竟在天雄軍麾下任職?”
趙匡胤抱拳,有些驚訝,天雄軍雖然不比當年聲勢,但也是郭帥麾下最強戰力之一。
朱秀小小年紀,竟然能得柴榮看中,收入麾下,不是家世顯赫,就是自身有幾分本事。
濠州朱氏?趙匡胤細想,沒聽過說。
莫非這少郎真有什麼過人之處?
“呵呵,柴牙帥對我有救命之恩,承他恩情混口飯吃罷了。”朱秀謙虛地笑道,姿態放的極低。
史匡威一臉狐疑,覺得朱小子在這趙大郎面前怪怪的,什麼時候見他如此虛心客氣過?
朱秀又道:“柴牙帥率領天雄軍鎮守滄州,數次擊退契丹永康王大軍,護滄州十數萬百姓安危。柴牙帥乃當世豪傑,人中龍鳳,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趙大哥何不前往滄州投他?”
“這....”趙匡胤遲疑了,“某倒是從未想過。”
朱秀繼續蠱惑道:“趙大哥試想,郭帥的確名滿天下,但也正因名聲太盛,想要投在郭帥帳下,出人頭地者多如過江之鯽!其中不乏家世顯貴者,更不乏真正的飽學之士!
趙大哥志存高遠,若是投在郭帥麾下,一定能憑藉本事得到郭帥青睞,將來為將為帥不在話下!只是趙大哥想在兩年內當上一軍都指揮使,若無門蔭鋪路,只怕時間不夠。
不如另闢蹊徑,投在柴帥和天雄軍麾下,或有奇效也說不定!天雄軍乃郭帥手中嫡系兵馬,柴帥初掌天雄軍,正是用人之際,憑藉趙大哥的本事,一定能很快出人頭地!柴帥知人善用,絕對不會埋沒趙大哥這樣的人才!”
趙匡胤沉吟,陷入思考,朱秀一番話說動了他。
柴榮是郭威的養子,投在柴榮麾下,也相當於投在郭帥麾下。
重要的是,在柴榮帳下,競爭不如留在郭威身邊激烈,嶄露頭角的機會也更多。
朱秀倒些粗茶水潤潤喉嚨,一臉鬼祟地壓低聲道:“還有一點,趙大哥切莫忘記。郭帥如今升任樞密副使,樞密院使向來沒有直接統兵的慣例,往後,或許郭帥會逐漸與兵權剝離開....”
“賢弟之意....”趙匡胤濃眉緊皺,與朱秀眼神交錯,瞬間意會。
郭威是官家的親信,更是朝廷元老重臣,升任樞密院使,看似位極人臣,職高權重,但也漸漸遠離統兵之權。
樞密院掌握軍機,有調兵之權卻不能直接統領軍隊,禁軍將領和節度使直接統兵,又無權利擅自調動軍隊,這便是相互制衡之道。
名義上來說,樞密院使更偏向於掌握軍機大權的文官,充當皇帝的軍事顧問,輔助皇帝做出軍事決策和部署。
此刻去投靠郭威,如果目的是為了掌握兵權,直接得到帶兵打仗的機會,說實話價效比不高。
趙匡胤領悟到了這一點,驚醒道:“若非賢弟提醒,某當真沒有想到這一層!多謝賢弟!”
“趙大哥客氣了!”朱秀謙遜地拱手。
史匡威盯緊朱秀,眼中愈發火熱,越看越是欣賞,越是喜愛,越是捨不得放跑....
老史心裡感慨,朱小子這腦瓜也不知咋長的,小小年紀,竟然像那些老狐狸一樣,把朝廷裡的門門道道看的一清二楚。
趙匡胤冷靜下來,沉吟好半晌,道:“賢弟所言句句在理,只是,某與柴牙帥素未蒙面,倉促投效,會不會略顯突兀了些?”
朱秀哈哈一笑,爽快道:“此事好辦,我即刻休書一封,趙大哥去到滄州,面呈柴牙帥,牙帥知你來意,定會善待!”
“由賢弟做居間介紹人?”
趙匡胤一愣,旋即閉嘴不言。
史匡威酸溜溜地道:“趙兄弟可別小看這臭小子,他可是柴牙帥的座上賓,天雄軍的寶貝疙瘩,柴帥和天雄軍守城有功,多虧這小子相助!他幫你寫這份舉薦信,絕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