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匡威鬆開朱秀,牛眼一瞪板著黑臉訓斥:“慌個屁!出了何事,慢慢說!”
朱秀道:“可是畢鎮海有動靜?”
關鐵石道:“方才有訊息傳回,畢鎮海一夥人已經離開連雲堡,往縣城西邊三十里的鹽倉秘密進發!”
以前渭州還隸屬於彰義軍治下時,渭州鹽井開採出的井鹽,大多運到涇州囤積。
鹽倉就是那時候修建,一度成為涇原地區最大的食鹽集散地。
當時的晉帝石敬瑭,為此還想在涇州設定鹽鐵轉運使,專門負責梳理西北鹽運。
可惜,還沒等朝廷正式下旨,渭州鹽井就被吐蕃人出兵攻佔,很快,大半個渭州都落入吐蕃人手裡。
涇原鹽運遭遇重創,食鹽產出幾乎斷絕,朝廷每年損失數十萬貫的鹽稅收入。
石敬瑭大怒,本想調集重兵奪回渭州,可還沒等朝廷部署妥當,石敬瑭就一命嗚呼。
石重貴繼位後,與契丹的關係急轉直下,北方時刻面臨契丹人大兵壓境的沉重壓力,朝廷無力西顧,收復渭州只能一拖再拖。
直到如今,七八年過去了,中原王朝換了新主,收復渭州依舊遙遙無期。
前些年,彰義軍改建鹽倉,建起一批糧窖,用來屯放每年涇州原州收繳的田賦。
薛家用糧食換來的鹽也囤積在鹽倉,由倉曹官負責打理,薛家派人看護。
三個月前鹽倉被盜,已經證實就是畢鎮海一夥人所為。
如今他們秘密前往鹽倉,一定是想故技重施。
朱秀笑道:“看來他們手裡的鹽所剩不多,就想著再從鹽倉盜些出來。”
史匡威摩挲大鬍子,幸災樂禍地笑道:“這夥人膽子倒是大,幾次三番打薛家的主意!”
關鐵石沉聲道:“卑職還接到另外一個訊息,今晨,薛修亮率領五百牙外兵趕往鹽倉!”
朱秀愣了下,猛然反應過來:“你是說,畢鎮海帶人前往鹽倉,同一時刻,薛修亮也率兵增援?”
“不錯。”
史匡威疑惑道:“有這麼巧的事?”
朱秀頓時笑不出來,擰眉急思:“不好!畢鎮海的行動只怕是洩露了!薛修亮此去,恐怕就是對付他的!”
朱秀思索片刻,看向史匡威:“怎麼辦?”
老史兩手一攤:“你自己拿主意!”
朱秀沉吟一會,道:“畢鎮海以前在邠州活動,手裡有販賣私鹽的銷路,如果他與我們合作,陽晉川的鹽就能賣出去。
他單靠幾十個人,就敢與薛家作對,也算勇氣可嘉。
他們這夥人,販鹽卻不重私利,四處接濟鄉親,頗有幾分任俠氣概。”
史匡威咂咂嘴:“聽你這麼一說,這畢鎮海和他的弟兄,倒是一群鋤強扶弱的義士,老子還真想見見!”
朱秀笑道:“最重要的是,薛家視畢鎮海這夥人為眼中釘,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薛家想除掉畢鎮海,我們怎麼能不去湊個熱鬧,搗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