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月下旬開始,安定縣城外陸續出現流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拖家帶口,人數不多,幾天加起來只有一二百左右。
盤查後得知,他們都是從邠州來的百姓。
朱秀親自出面,與幾位鄉老交談,才知道他們是住在邠州長武城附近的鄉農,土地被侵佔,官府不管,鹽價一日比一日高,只能偷偷買私鹽吃。
他們這些人,親戚朋友裡大多有鹽販子,正是從鹽販口中得知涇州接納流民,給予安置的優厚政策,才下定決心,糾集親友來到涇州。
這些人的到來,說明畢鎮海的宣傳工作初見成效。
他們走的路線,正是陽晉川東南古河道,沿途還受到官員兵差接濟幫扶,更是增添了他們到涇州落戶的決心。
朱秀當即決定設立移民安置領導小組,由他親自擔任組長,宋參、裴縉、溫仲平、關鐵石等人都是小組成員。
在郭城內劃出一片地方設定臨時安置點,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每滿一百戶,就組織抽籤劃地儀式,以安定縣為中心,由近到遠,將流民安置到新成立的村。
邠州流民到來的速度比朱秀預料中快,清丈土地的工作還未結束,就要馬不停蹄處置流民安置。
好在有工作手冊作指導,官吏們處理起來有條不紊,按照手冊細則依次施捨即可。
這日,縣城外,三三倆倆的流民中走來一人,身材高大挺拔,面白無鬚,身上布袍落滿塵土,腰懸朴刀,牽黃驃馬,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他遠遠看見縣城頭高掛的牌匾,望著那斑駁模糊的“安定”字跡,精神大振,不由加快腳步。
關鐵石今日要出城,巡視鄰近幾處鄉里,防止在劃分田地的過程中,有鄉民不滿鬧事。
史向文今早在府裡後花園捉了條王錦蛇,纏著朱秀要一起玩蛇。
王錦蛇雖然無毒,但把一條小孩胳膊粗細,兩米多長的蛇掛脖子上,當玩具玩耍,還是有些離譜,朱秀嚴詞婉拒了。
趁著關鐵石要出城,朱秀讓他帶上史向文,免得這倒黴孩子在府裡搗亂。
同時也趁機讓人在府裡開展大掃除,弄些石灰、硫磺撒在後花園裡,驅蛇防蟲。
史向文捉到的王錦蛇,也被朱秀哄騙到手,被幾位大嬸吵吵鬧鬧地分了贓,說是帶回去熬蛇羹。
關鐵石詢問城門守衛近日以來,流民入城情況,眼角不經意地瞟見,牽黃驃馬的白臉大漢準備進城。
關鐵石見到此人的第一眼就警覺起來。
這漢子風塵僕僕,像是遠道而來。
行走時步伐沉穩有力,肩寬背闊,雙手虎口老繭陳厚,雙目透出濃濃疲倦,卻難掩其中凌厲光芒。
這白麵大耳的漢子,不簡單!
白麵漢子正在向一名值守城門的兵士詢問,關鐵石一手扶刀,不動聲色地走過去。
還未靠近,白麵漢子就有所察覺,機警地側頭看他一眼。
關鐵石握刀的手緊了緊,更是確定這漢子不是普通人。
“你要進城?”兵士在關鐵石耳邊低語,關鐵石點點頭,打量一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