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日的兩三百戶,短時間內激增至近千戶,大批百姓在有心人的指引下,來到河谷道,受到彰義軍士的熱心接待,幫助他們從河谷道前往涇州。
同時,河谷道前出之地,一座塢堡也在緊鑼密鼓的修建當中。
往後,這顆楔入邠州的釘子,就是彰義軍保護河谷道口的重要據點,也是長武城百姓眼中的明燈,通往嚮往中的美好生活。
王守恩起初對百姓逃亡不加重視,直到半月後,他再一次來到長武城,望著空蕩蕩的土城,再去周邊鄉村轉悠一圈,才發現已是十室九空的局面。
大規模搜剿鹽販成效顯著,邠州境內的私鹽生意一蹶不振,官鹽進項有所增加。
王守恩暗自竊喜,可是當他搜查出一批還未脫手的私鹽後,立馬從中覺察到不對勁。
長武城一處民宅地窖內,王守恩望著碼放成堆的鹽包,解開繩索開啟一包,舀起一碗鹽,竟然發現這些鹽的品質,與他從涇州買來的上好白鹽分毫不差!
部將把一名打得半死的鹽販拖到跟前,王守恩厲聲逼問:"說!這些鹽從哪裡來的?"
血人般的鹽販有氣無力地求饒,斷斷續續吐露話語。
王守恩聽罷,眼睛死死瞪大,難以抑制的怒火從心底燃起。
這些鹽,竟然也是從涇州運來的!
一瞬間,王守恩像是想明白什麼,咣啷拔刀砍下鹽販頭顱,嘶聲怒吼:"史匡威!我定不與你干休!"
涇州吃鹽不花錢,不可能存在鹽販,邠州鹽販手裡的鹽,分明就是彰義軍派人送來的!
同樣的鹽,低價賣給鹽販,高價賣給他,兩頭賺,到最後血虧的可是他王守恩!
王守恩猛地想到,自己還提前預支了一個月的鹽款給彰義軍,更是像生吞了幾十只蒼蠅一樣難受,揮刀大罵。
從來只有他佔便宜,什麼時候吃過如此大虧?
王守恩怒不可遏,傳令靜難軍四處搜捕逃亡百姓,順藤摸瓜找到河谷道口,點起三千兵馬殺奔而去。
等王守恩趕到,看見一座土築塢堡,異常突兀地出現在山腳下,扼守住進山道路,更是差點氣得吐血三升。
這裡還算是邠州地界,在他眼皮子底下,彰義軍竟然悄悄摸摸修建一座塢堡,專門用來接納邠州逃亡百姓。
這種明目張膽的搶人行徑,簡直令人髮指!
塢堡還未完工,還有幾處豁口沒有合攏,但並不妨礙它發揮作用。
王守恩望著兩丈多高的土牆,外側牆體上,竟然還漆著一行大字:涇州歡迎您!
牆頭上,一杆彰義軍旗號的黑紅色大旗迎風招搖,異常刺眼。
王守恩憤而下令用雲梯進攻,部隊剛衝到土牆下,牆頭垛口後便射出密集箭矢,數十人中箭身亡,上百人負傷,靜難軍的攻勢被壓制住。
牆頭又多了幾面軍旗,人影晃動,一名披氅衣、戴綸巾,手搖雞毛扇的白麵小生,在眾人簇擁下出現,笑吟吟地朝堡外的王守恩搖搖手。
王守恩收攏部下,騎馬倒提大刀,指著土牆頭怒喝:"你是何人?叫卑鄙小人史匡威出來見我!"
朱秀拱手,朗聲道:"史節帥傷勢未愈,不便見人,請王使相見諒!有什麼事,王使相與我說便是了!在下朱秀,見過王使相!"
王守恩又驚又怒,沒想到這白臉小子就是朱秀!
助史匡威掃除薛家的就是他!
據說史匡威還讓他代行節度使職權,沒想到如此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