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太祖朱溫開始,歷代諸侯都喜歡挑選精銳甲士,組成一支戰力強悍的親軍隊伍。
朱溫擔任宣武節度使時建有“落雁都”,騎兵“踏白都”,稱帝后建立御前親軍“廳子都”。
天雄軍的前身,雄踞河北一百四十餘年的魏博鎮,最後的牌面人物楊師厚建立“銀槍效節度”。
南吳太祖楊行密建“黑雲都”,仗之橫行淮南。
李克用麾下“鴉兒軍”,唐明宗李嗣源御前“橫衝都”。
郭威從獨自領軍開始,就對前代這些聞名遐邇的天下強軍心嚮往之,仿照著籌建了一支“望雲都”。
多年來,望雲都人數不過千人,如今大多散佈在天雄軍中,成為絕大多數中下級軍官的來源。
郭威身邊百餘名親兵,司徒府裡的護衛,都是望雲都出身的勇士。
以時代標準來看,已經算是步兵裡絕對的佼佼者。
不過這些人的本事大多是從戰場上磨礪出來的,要論殺人格鬥悍不畏死,虓虎營的戰士遜色不少。
但要論綜合軍事素養,缺乏針對性訓練的望雲都,應該不如虓虎營。
郭威見朱秀答應派虓虎營執行奪門任務,和柴榮交換眼神,小心思得逞似的捋須大笑。
朱秀不禁莞爾,要說李重進的心性,還真有幾分隨郭大爺,都有幾分頑童心態。
明明是郭大爺自己對虓虎營感興趣,想一探究竟,卻不開口直說,授意柴榮和魏仁浦,拐彎抹角地來試探他。
郭威興致勃勃地道:“我倒要看看,你彰義軍的虓虎營究竟有何名堂!”
朱秀笑道:“若論武藝驍勇,只怕比不過大帥麾下望雲都。虓虎營的訓練重點和作戰目標,也從來不在個人技藝上。”
郭威輕撫髯須,疑惑道:“不講求個人技藝,那你這虓虎營又為何而設?”
朱秀解釋道:“虓虎營注重培養戰士全方位的軍事素質,重點在團隊配合與特種作戰,力求在特殊環境下,以非常規軍事手段達到目的....”
郭威被唬得一愣一愣,不是完全明白,但不妨礙聽起來覺得很厲害。
“唔....行吧,你讓麾下將士好好準備,需要如何配合,儘管開口,柴榮領天雄軍從旁輔助,一定要確保一擊成功,不要再給李守貞拖延的機會!”
郭威乾咳一聲,對柴榮吩咐道。
“末將謹遵帥令!”柴榮領命。
“必不負大帥重託!”朱秀鞠身揖禮。
趙匡胤站在旁邊,有些心虛似的朝柴榮身後躲閃,時而低頭看地,時而仰頭望著大帳頂,就是不敢跟朱秀正面眼神交匯。
朱秀卻是故意往他身邊靠攏,壓低聲道:“是趙大哥把我和虓虎營賣給大帥和柴帥的?”
趙匡胤見躲不過,硬著頭皮尷尬低笑道:“賢弟說的哪裡話?未得賢弟允許,愚兄萬不敢透露虓虎營種種機密!只是虓虎營皆是精銳勇健,實在太過耀眼,柴帥看在眼裡,向愚兄詢問了幾句....”
“幾句?”朱秀斜著眼,明顯不信。
趙匡胤急了,信誓旦旦地道:“當真只有幾句!你那特種訓練法,連我也未曾見過,我只是將在營中參加過的特訓過程簡單描述了些給柴帥聽....”
朱秀見他神情誠懇,咧嘴笑道:“趙大哥莫慌,小弟跟你開玩笑呢!我用虓虎營試驗新式練兵法,本就打算以後獻給柴帥,在天雄軍中推廣。此次經過實戰檢驗,想來郭帥和柴帥會對此法感興趣。”
趙匡胤鬆口氣,忙道:“賢弟不責怪愚兄便好。”
“怎麼會!”朱秀一臉渾不在意,心裡卻是暗暗嘀咕。
趙匡胤在涇州見識了不少新鮮玩意,也讓他很感興趣,但他的心思和志向還是一直留在天雄軍,留在柴榮身邊。
正如潘美所說,趙大是個精明人,不論自己和彰義軍對他多好,再怎麼委以重任,也留不下他的心。
郭威、柴榮、開封才是他圍繞的目標,奮鬥的核心,更是他仕途上升的臺階和通道。
不過特種訓練法是朱秀所創,趙大想借花獻佛卻不打招呼,還是讓他心裡有些不爽。
好在當初只是讓趙大跟隨虓虎營一起訓練,沒有讓他通盤知曉訓練手冊內容,否則這傢伙說不定轉頭就獻給郭威和柴榮,平白分走一半功勞。
同在郭大爺麾下,既是袍澤也是競爭對手,趙大心高氣傲,自然不樂意自己被比下去。
朱秀暗暗搖頭,看來往後,他和趙大同朝為官,這種親密之中又暗藏爭鋒的關係,將會持續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