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軍進駐羅城兩日後的夜裡,進攻內城的戰鬥正式打響。
按照計劃,其他幾面的攻城大戰率先展開,半個時辰後,蒲州城正北方向的子城也爆發戰鼓聲。
李守貞親自率兵前往子城救援,留李崇訓和其他幾名大將駐守其餘幾面,抵禦朝廷大軍兇猛攻勢。
寅正時,郭威率領眾將士準時出現在內城南門樓外,沒有點火把,以免驚動城上守軍。
遠遠望去,南門樓上倒也算守衛森嚴,燃燒的火把將城樓照亮,除了弓弩手站在牆垛後時刻警戒,還偶爾見到巡邏甲士從城頭走過。
沒一會,南門樓西側傳來喊殺聲,李重進正率人佯裝攻城,吸引城上守衛注意。
果然,城頭守軍往西側趕去,放箭弩逼退官軍。
過了片刻,李重進率人去而復返,再度襲擾城牆,架起雲梯想要攀城。
等到叛軍組織反擊,李重進又果斷率人撤走。
如此往復幾次,搞得城上叛軍十分惱怒,大聲辱罵著,李重進的破鑼嗓子也不甘示弱,躲在一面大盾後與城頭叛軍對罵。
朱秀見南門樓上的守衛被攪亂,朝潘美笑道:“輪到你們了!”
潘美一身黑衣,戴黑裹頭,雙手戴著皮革手套,身上攜帶鉤索、飛爪、短刀、引火發燭等零碎物品,背上還揹著一架輕型手弩,腰間有配套的箭袋,可以攜帶十二支短弩箭。
滿身裝備惹來郭威和柴榮等人的圍觀,郭威邊打量邊嘖嘖稱奇。
朱秀對弩沒什麼研究,手弩也是從長安找來匠人打造,為了輕便,降低了殺傷力,二十步外幾乎不能傷人。
在火器發展初期,弓弩作為遠端殺傷兵器,一直受到歷代朝廷的重視和管轄,技藝精湛的弓弩匠人,大多處於朝廷掌控下。
涇州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只能將就著用,鼓勵匠人們根據他的建議進行改良。
果然,郭威湊近瞧瞧,撇嘴道:“這弩造的也太差了些,開不了五十發,定會絃斷散架。”
朱秀覥著臉道:“不如請大帥撥給我幾個弓弩匠人,讓我帶回涇州指導指導?”
郭威一瞪眼道:“想得美!善造強弓勁弩的匠人都在軍器監掛名,受朝廷統一管轄,連天雄軍中也沒有幾個擅長此道的!”
柴榮點頭附和:“父帥沒有騙你。”
朱秀攤攤手,那就沒轍了,只能讓涇州的工匠慢慢摸索。
“不過...”郭威話鋒一轉,拔出潘美佩帶的短刀,屈指用力一彈,刀身發生清脆鳴音,不由讚歎一聲:“好刀!”
“此刀與你那雁翎刀的材料應該是一樣的,要是你小子肯把鍛造鐵料的技藝獻出來,本帥可與你交換,借你兩個造弩的高手。”郭威丟擲條件。
朱秀眼神古怪地瞥他一眼,稍作琢磨應道:“就依大帥之言!我用百鍛鋼換專造弩機的工匠!”
郭威指著他笑道:“你小子那眼神,似乎覺得自己吃虧了?本帥換給你的人,絕對好使,比起開封軍器監的大匠一點不差!”
“那就多謝大帥慷慨了!”朱秀笑著拱手。
“事先說好,他們只是臨時差派,等教會你的人制作技藝,他們還要回來的!”郭威又急忙補充一句。
瞧郭大爺緊張兮兮的樣子,朱秀暗自感慨,只有郭大爺這樣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掌權者,才深刻的知道,優良的軍械製造對於戰爭有多麼重要。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