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皇宮,福寧殿。
年前剛剛修葺一新的輝煌大殿,此刻卻被一片白色的紗幔、麻布所裝飾,一樽巨大的棺槨停放在大殿正中,棺槨上方懸掛一塊巨大的黑色“奠”字祭牌,四周鋪滿用白絲綢束扎的花朵,棺槨前還擺放火盆,幾個披麻戴孝的女子跪坐一旁,嗚嗚痛哭著,不時往火盆裡扔一把黍稷梗,燒得噼啪作響。
劉承祐快步入殿,他穿著一身素袍,腰間繫著白麻腰帶,代表家中親人喪,正在舉哀。
“愛妃!愛妃啊!你怎麼捨得拋下朕,獨自就去了....嗚嗚嗚~”
劉承祐看見供桌上擺放的靈牌,悲從心來,紅腫的雙目再度垂淚,痛哭流涕地撲倒在棺槨上,用力捶打棺木,沙啞的哭嚎聲響徹大殿,當真是傷心到了極點。
“官家節哀!”那群披麻戴孝的女子紛紛拜倒在地,悽然地勸慰著,嚶嚶哭噎聲驟然提高几分。
這座靈堂專為劉承祐的寵妃耿夫人所設,耿夫人還不滿二十,生的珠圓玉潤嬌美可人,深得劉承祐寵愛。
劉承祐后妃不少,自從有了耿夫人後便專寵一人。
本來再過幾個月,先皇喪期滿,他就打算立耿夫人為皇后。
半月前,耿夫人經過太醫診斷有了喜脈,劉承祐更是喜不自勝,滿心期待著立後和皇子出生。
沒想到才過了幾日,耿夫人在御花園散步時滑了一跤,磕到後腦勺,當天夜裡就高熱不退,意識模糊,太醫署所有太醫圍著她診治了三日,絲毫不見起效,氣得劉承祐連殺兩名太醫令,又把四名判斷耿夫人已是無力迴天的太醫下了刑部大獄。
到了第四日,耿夫人還是一命嗚呼,可憐她年紀輕輕還身懷龍種,竟然慘遭意外身亡。
劉承祐怎麼也想不明白,只不過摔了一跤,怎麼就丟掉兩條人命。
自從耿夫人身故,劉承祐無心朝政,萎靡了好幾日,心腹大臣李業、聶文進、郭允明等人輪番勸慰,李太后也急急忙忙從大相國寺趕回,好言撫慰幾日,才讓他逐漸從悲傷的情緒裡走出來。
再過兩日,耿夫人的棺槨就要下葬,劉承祐每日都要趕來祭拜,再陪伴一兩個時辰,痴痴呆呆地倚靠著棺木,喃喃自語地訴說著過往情愛。
劉承祐登基三年,在朝政上毫無建樹,在民間也沒有太多名望,不過這次耿夫人之死,讓他和耿夫人的深厚感情為世人所知,開封城裡一夜間多了不少曲調哀婉,訴說男女情愛的歌謠。
今日劉承祐照舊來到福寧殿祭奠愛妃,那群為耿夫人披麻戴孝的女子圍攏在一旁苦苦哀勸。
她們都是跟耿夫人沾親帶故的親戚,有不少早就出了五服,也有的論輩分應該算作耿夫人的長輩,但全都心甘情願以晚輩自居,為耿夫人披麻戴孝。
耿夫人自幼父母雙亡,直系血親沒有多少人,就因為她一人受寵,連帶著許多族親都跟著飛黃騰達起來。
這些年紀不一的女子,不見得和耿夫人有多麼深厚的親情,只是耿夫人一死,她們家的榮華富貴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趁著這最後守喪的機會,進宮與皇帝多多親近,若能討得皇帝一句抬舉的話,今後照樣能舒舒服服過日子。
萬一祖墳冒青煙,當中有哪個女子又被皇帝相中,順利接了耿夫人的位子,那可是潑天之大幸。
可惜她們家的祖墳青煙好像都被耿夫人一人燒光了,進宮守著棺槨哭嚎好幾日,皇帝也沒少見,可就是沒誰能得皇帝多瞧一眼。
劉承祐被她們吵鬧得煩躁了,拉長臉揮揮袖袍道:“爾等全都退下,出宮去吧,從明日起,無需再進宮為愛妃守靈。”
披麻戴孝的女人們相互看看,見皇帝臉色不好看,不敢再多話,跪倒叩首告退而去。
等到大殿安靜下來,劉承祐吸吸鼻子,環顧四周,只聽得到殿外僧眾誦經超度的聲音,還有棺槨前的火盆裡,燃燒黍稷梗的“嗶啵”聲。
想到和愛妃過往甜蜜的點點滴滴,劉承祐不禁再度傷感垂淚,撫摸著冰涼的棺槨喃喃低語。
一個多時辰後,幾名內宮太監才攙扶著他離開福寧殿,回到慶壽宮歇息。
劉承祐吃了些蓮子粥,剛準備上榻小睡片刻,三司使李業和兵馬押司官聶文進便入殿覲見。
“舅舅怎麼來了?”劉承祐裹緊繡黃龍金線的錦被,半躺在榻上,見李業怒氣衝衝而來,打起幾分精神。
見禮過後,李業拿著一份被駁回的詔令怒喝道:“官家下旨讓禮部按照皇后禮儀安葬耿夫人的詔令,又被史弘肇和楊邠、王章三人聯手駁回了!”
劉承祐聞言大怒,掀開錦被連鞋襪也顧不得穿,跳下繡榻拿過詔令開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