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沉吟了半晌,說道:“既然朱秀來江寧並非有意針對我周家,老夫也暫且願意相信這一切都是場誤會,但最終事實如何,還要等救出小女再說。”
徐鉉大喜,拱手揖禮:“老太傅深明大義!”
周宗如此說,就是同意暫時放下成見,與他們聯手營救朱秀和周憲。
“說吧,徐尚書究竟有何良策?”
徐鉉沉聲道:“按照朱秀的推測,宋齊丘等人有可能趁此機會對老太傅下毒手,然後再把罪責推到莫須有的北匪身上。
朱秀等人隱瞞身份潛入江寧城,又被冠以北匪罪名,一旦老太傅出事,所有的罪責都可以推到這莫須有的北匪頭上。
就算最後證明朱秀等人並非匪人,而是周朝臣屬,背後作祟之人也會說,是周主指派刺客前來謀害老太傅,攪亂我朝。
如果宋齊丘等人要鋌而走險,極有可能會在今夜動手!
所以我們要先佈置妥當,應對來犯之敵!然後請老太傅出面,聯絡朝臣,等明日晉王回朝,一同聯名上奏,彈劾宋齊丘等奸臣!”
《控衛在此》
周宗捋須皺眉思索了好一會,搖頭道:“不妥!”
“有何不妥?”徐鉉急道,“這不正是扳倒宋齊丘奸相一黨的絕佳機會嗎?”
周宗看他一眼,嘆息道:“徐尚書對官家的心思,還是不夠了解啊~”
徐鉉坐下,微微前傾:“請老太傅指教。”
周宗捋須道:“宋齊丘以宰相之職,籠絡陳覺、查文徽、馮延己等人把持朝政,看似張狂,其實都在官家的默許之下。
一來,宋齊丘畢竟是開國功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官家對他寵信未減,即便有些許僭越之舉,官家也不會放在心上。
二來,官家需要宋齊丘扶保太子,和晉王形成黨派之爭,這樣才方便官家掌控朝局。
晉王仁厚,有長者之風,在朝野名望卓著,若是沒有宋齊丘等人與之抗衡,太子的位置怎麼坐得穩?”
徐鉉驚訝道:“可是晉王是主動辭掉皇太弟之位的呀?官家百般勸說,奈何晉王無意儲位,這才改立太子....”
周宗擺擺手,蒼老面容劃過一絲嘲弄:“哪朝皇帝不想儲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若是傳給皇太弟,百年之後,誰還記得宗祀先祖究竟是誰?鼎臣啊,這些事千萬不要看表面,君心似海,有些時候表現出的,與真實的完全是兩回事。”
徐鉉怔了怔,陷入沉思。
當年晉王辭位時,官家可是拉著他的手痛哭流涕。
聽聞先帝駕崩前,官家也是跪在先帝身前,信誓旦旦的說將來要把帝位傳給親弟弟李景遂。
要知道,當年先帝在位時,李景遂入主東宮的呼籲聲,可比李璟高多了。
世人皆知,李景遂不論是人望、品性、能力都要超出李璟一大截。
可惜李璟命好,佔了嫡長大義,為了維護宗法制度,李昪還是冊立他為太子。
李璟即位便封李景遂為皇太弟,李景遂辭任時,又擺出一副萬分痛苦不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