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不堪一擊的俠客們

自古以來攻城戰,爬城和奪門最為兇險。皆因這兩處都是守城方重點防禦之地。

雖然天佑皇清,潼關城頭的火炮因為火藥填得太滿,把自己炸飛了。可明顯馬世耀沒安好心。城門裡面還不知道埋伏了多少伏兵。

這城門口不一定要流多少血,血戰幾番才能攻下。

還好因為地勢的原因,潼關東門只有一道城門,裡面並沒有建甕城,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即便是耿仲明萬般的不情願,可是多鐸軍令已下,便沒有更改的道理。而此時也確實機不可失。城門大開,城頭上亂作一團。正是搶奪城門的大好時機。

如果回大軍之中,再慢慢的派兵點將。說不定馬世耀那邊也把城門重新封上了。

耿仲明左右看了一眼,發現身邊只帶了幾百家丁親衛。這些家丁可都是都是自己的寶貝疙瘩。幾乎每個都認了自己為義父。

這一次進取中原,自己所轄部隊足足能有一萬多人,可大半都是入關後收的一些漢軍投降的隊伍。真正稱得上精銳的,也不過就是這不到一千人的家丁親衛。

明末流行蓄養私兵,把隊伍中最為出類拔萃計程車卒收歸武將自己的門下作為家丁。有的甚至會拜主家為義父,改姓為主家姓氏。

普通軍戶與家丁的待遇自然也不盡相同。普通衛所的軍戶想吃飽都成問題。可這些被選為家丁的親衛則屬於武將自己的私產。能有武將自己一口吃的,就不會餓了這些家丁。

當然在戰場之上,這些家丁、義子們也是真正能出死力的存在。

當年豐臣秀吉一統日本。集齊日本最能打的將帥,組成九大軍團攻打朝鮮。在碧蹄館一役中更是設下埋伏。三萬人去打明朝將官李如松的隊伍。

李如松只有兩千人,可這兩千人卻是真正的精銳,大部分都是自己蓄養的家丁。

結果即便兵力相差十倍,日本又是有心算無心。李如松的家丁部隊硬是抗住了幾萬日軍精銳的輪番進攻。足足打了一天一夜不分勝負後,才互相撤軍。

武將的私兵家丁戰力,可見一斑。不過這些家丁私兵都是每個主將的心頭肉,非必要時候,耿精忠是絕對不會輕易動用自己的家丁隊伍的。

這攻佔城門其實就是個粗活,一般都是讓雜兵們去蟻附攻城。如果實在攻不下,也要等把守軍的銳氣磨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派出自己的家丁一戰功成。

現在機不可失,想到自己的親衛家丁就要去添潼關城門這個沒有底的黑窟窿。耿仲明可以說心頭不斷的在滴血。

不過軍令如山,耿仲明也沒有辦法,如今機不可失,大軍都壓在後陣,回去調遣肯定是來不及了。只能身邊有多少人算多少人了。

耿仲明咬了咬牙,將身邊的幾名親衛統領叫在一起簡單的說了一下,之後催動戰馬,向潼關城門殺去,

...

此時,原來等在城門口,準備獻城投降的馬世耀早已跑入了潼關城內。

其實當他看到那個呂祖打扮的道士從城頭一躍而下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好了。慌忙間拉起牛道士,和一干大順官員沒命的向城內跑去。

等過了吊橋,再想讓人關上城門的時候。耿仲明的親衛馬隊已經衝到了城門前。

馬世耀今天本來是準備納降的,既沒著甲也沒帶兵器,即使想擋住耿仲明的親衛,手邊也沒武器可用。無奈之下招呼一聲便四散奔逃。

心中不斷暗罵這些不知從哪來的怪人壞了自己的詐降大事。這些人衣著華麗不凡。偏偏本事卻是不濟。

馬世耀本來看這些人衣著誇張,猜測可能是哪個戲班子裡找來的伶人。不過看到這些人在城頭上的此番作為,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雖然結果一塌糊塗,但至少過程剛烈絕倫,氣節非凡。絕非戲班子裡的伶人所為。

可如果不是伶人,又是些什麼人呢?該不會是傳說中的大俠吧?馬世耀腦中又閃過了一個念頭。

據說明朝南方一些富庶之地現在還有著遊俠的傳統。一般多是少年紈絝,市井裡的豪駿之士所為。平日裡最是仰慕太史公《遊俠列傳》裡大俠的風姿。他們穿華服,任豪俠,飲酒如水,行俠市井。

不過這些傳說中的大俠馬世耀從來都沒見過。這幾年北方年景不好,不是饑荒就是兵亂。有些地方甚至易子而食。、

馬世耀一直混跡在北方,看到的不是流賊就是敗兵,即便是富戶,也都結寨自保,心驚膽戰的過日子。

平日裡更是要多低調有多低調。連綢緞的衣服都不敢穿,生怕被土匪惦記上,哪還有人敢在市面上充什麼大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