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有幾個反應慢的,或者衣甲留了幾件,脫得不是很乾淨的親丁,都被大俠一一追上,亂刀砍死。
其他那些光著身子的親丁,跑了也就跑了。大俠們也沒有緊追不捨。反正城裡的敵人多的是,有了好裝備隨便去哪裡都能砍人,也不差這點經驗。
...
卻說眾親丁隨著墨九一路逃命,也不知道又跑了多久,等確定身後沒有了追兵,才停了下來。一個個赤身裸體,泥漿和血痕濺得滿身都是,狼狽不堪。
墨九查點了一下人數,發現居然足足有一百餘人逃得了性命,也算頗為意外了。
眾親丁暗自慶幸自己逃得生天,又隨手在地上撿了一些死去漢軍的衣服,胡亂的套在身上。
這些耿仲明的親兵,原本裝備極其精良,身上都是精銳鐵甲、上好的刀槍、火銃。
如今地上撿的這些死人破爛,最好的也都是些撕扯開花的棉甲,折斷了一半的長矛,燒焦的藤牌......
顯然這些裝備已經爛到連大俠們都不屑彎腰去撿,所以才便宜了眾親丁。
不過此時能活著就是萬幸。也談不上什麼嫌棄不嫌棄了,擦拭了一下這些破爛上的血跡塵土,親丁們隨身穿戴起來,算是聊勝於無了。
絕處逢生,這種歡喜自然難於言表。甚至有人嘲笑這些大俠實在笨得要死,蠢得要命。
自己這些人當時已經是甕中之鱉,甚至連反抗都提不起力氣了。這些大俠們只要將人慢慢圍住,可以說殺剮任便,裝備自然都是他們的。還不是願意扒哪件就是哪件。
何苦要當著自己這群敵人的面,先拼搶得一塌糊塗,甚至到了自相殘殺的地步。最後還放跑了幾乎已經到手的首級功勳,實在是不可理喻。
當然,也有不少親丁感念墨九救命之恩的,說沒有墨九的隨機應變,恐怕大傢伙全部葬身於此了。
墨九聽了這些誇獎,自然是欣然而受。
雖然王爺的死也著實讓墨九難過了一陣子,但人畢竟得往前看。不能老是沉浸在悲傷之中,無法自拔。
而且墨九如今還有一件意外之喜,就是腰間拴著的耿仲明人頭,這可是個真正的稀罕物。
無論是回到大清軍中,又或者拿到大順軍中,都堪稱是一件無價之寶。
於清廷來說,那是浴血搏殺,不顧自身安危,搶得懷順王首級回營安葬。
歷來清廷都有傳統,在戰陣之上能搶回同袍屍首的,可以獲得屍首本人的一半財產,女人和田地。
要知道這可是懷順王,一半的財產是什麼概念!要爵位有爵位,要土地有土地,聽說懷順王還有十幾個王妃,個頂個的年輕貌美......
當然,墨九也知道這方面自己可能是想得多了。但無論怎樣。這功勞總不小吧。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如今還在潼關城中尚未脫險。如果再遇到危險,靠著現在身上穿的這些破爛,再靠脫衣逃命的辦法,可能就不太管用了。
但如今有了懷順王的人頭,那就大不相同。放在哪裡都是奇功一件。
萬一真到了事不可為的時候,把懷順王的人頭高高舉起,獻給順營,至少保住性命不成問題。
而且墨九估算著,如果弄得好了,很可能自己還算是臨陣起義,斬敵酋於當下!
墨九這一路上沒閒著,自己還編了一套降順的說辭:
“當年跟著毛帥誓死抗擊建虜,一心為國,只可惜袁崇煥拿著尚方劍擅殺了毛大帥,才迫不得已跟著耿仲明降了清營。
這十幾年來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每每想起剃髮從虜之事便心如刀割。雖然當年跟隨耿仲明沒辦法,才跨海降的清。但如今撥亂反正,絞殺偽王耿仲明,也算實迷途之未遠也。
當然,就他自己而言,王爺身首異處,最後落不得全屍這件事,其實也挺耿仲明難過的。但畢竟王爺已經死了,關鍵時候還是要先緊著活人才對。
而且王爺他老人家照顧了兄弟們一輩子,臨死再用首級溫暖一下大家,其實也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墨九一路上連連看向腰間拴著的耿仲明人頭,就如同看著一件什麼寶貝似的,生怕有什麼閃失。
旁邊的一個親兵看到墨九低頭的舉動,卻錯理會了意思,以為墨九是看到王爺的人頭難過,於是也跟著嘆了口氣,口打唉聲,道:
“唉,誰知道那些大俠們這麼蠢呢。若是我們能早想到這個法兒脫身,王爺他老人家或許也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