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五章 獎賞

“哦,原來只是送了套甲冑,看來自己是想多了...”墨九聽了未免有些洩氣,不過這親王甲冑看起來做工不俗,怎麼也應該比黃馬褂的封賞還要硬通些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憑著這套甲冑見官大三級......

墨九本來見多鐸如此厚待,心情激盪。還想著趕快對多鐸剖白心跡,甚至一度都想把懷順王臨死前,贈給自己的那塊玉佩,也掏出來一併送給多鐸。

可此時聽說並不是承爵,心裡失望,這玉佩乾脆也就不掏了。心想回頭見了耿仲明的小兒子,再把玉佩給他,還能多得一份賞賜。

多鐸自然不知道此時墨九心中的那些彎彎繞,把墨九的這些功勞一一兌現之後,猛然間變了語氣,板著臉道:

“這功呢,現在咱們是議完了。那麼也該議一議你的罪了。俗話說大將軍當賞罰分明。這賞與罰麼,卻不能混為一談。”

身為親丁,失陷主子於敵陣之中。按照軍律,我現在就把你們這一百多親丁綁起來,都行了軍法,你們不冤吧?”

“這......這......王爺饒命啊!”

墨九一聽這話,連同後面的一百多親丁,頓時嚇得體如篩糠,伏地不起。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沒想到豫親王多鐸到底還是抓住了這一點,雖然聽起來豫親王似乎好像還有什麼下文要講,但這要腦袋的事,誰敢說不怕?

大清鐵帽子親王,攝政王多爾袞的親弟弟。殺死幾個八旗漢軍,那還不跟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嗎?

多鐸看到眾人害怕,心中到是很滿意,點了點頭,緩了緩語氣,道:

“雖然你等在戰陣之上失了主子,但畢竟無心之過。最後還能不顧生死的搶回主子人頭,也算是忠貞有節了。

當然了,功過無法相抵,論起罪來,你們還是個個當誅。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在這戰場之上,我也不願意臨陣去殺自家計程車卒。

我看這樣,你們不妨以有罪之身去戴罪立功。此時我大軍身後正好有小股冥頑不靈的流寇,苦追我大清天兵不捨。

今下罰你等引開追兵,將功補過,你等可願意否?”

等多鐸說完這番話,他手下的將領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王爺送馬的用意,不由各個挑大拇指稱讚王爺宅心仁厚,疼惜奴才。

多鐸心中也是暗自得意,他突然生出的這個念頭,還是因為後面的追兵一直在喊什麼“金盔青甲者為多鐸,殺之可得萬戶侯”的話。這句話成了他心中的一塊心病。

雖然現在追兵離得遠了,聽不到什麼喊聲了。但是他這身甲冑也確實太過顯眼,萬一事有不順,到時候可也是個累贅。

記得當年曹操大軍戰敗,最後也是割須棄袍而逃的。所以可見這親王甲太過扎眼,穿在身上早晚是個禍害。如今讓人扮做自己,引開追兵卻也是條妙計。

而且自己只“棄袍”卻沒“割須”。這樣比較起來,同樣是戰敗,似乎自己比三國時的曹丞相還要高上那麼一點點吶。

跪在地上的墨九等聽了多鐸的這一番話,心裡不知道問候了多少句多鐸的母系族人,暗道“這小野豬皮子,沒有好心眼子。當真是壞得流油,回頭出門就撞見潼關的大俠,活撕了你這癟犢子!”

可表面上還要做出謝恩的樣子,連連磕頭。和後面的親兵連聲道:“吾等願意戴罪立功,為王爺效死!”

多鐸見墨九等人應下差事,便脫了身上的甲胃,披在墨九身上。又命令身邊的一干親兵將領也學自己的樣子解盔卸甲,讓墨九這些漢軍穿上。

眾八旗將領這時無不佩服王爺的神鬼妙策。紛紛卸下甲胃,尤其是身後有護背旗的,更是多解下幾面,一股腦的胡亂綁插在墨九等漢軍的背後。

在軍旅之中,這些護背旗的作用倒不是為了防護後背,而是為了引領大軍方向,提振士氣的。

往往都是由軍中銳旅勁卒所背。在兩軍衝殺紛亂之際。如果看到自己一方旗幟在對方陣中晃動,那本部人馬自然士氣如虹。旗子不倒,士氣也就不倒。

而這些護背旗根據官職不同,樣式紛雜。但唯獨有一點不變的,就是每一面旗幟都製作得極為顯眼,即便身處後陣之中,也能看得分明。引領後面計程車卒向前衝鋒。

當然,此時的目的就不是讓墨九等人引領自己計程車卒,而是要引領敵人的追兵了。

不一會墨九等人的後背上便插滿了各種護背旗。繡虎的,紋龍的,掐金邊的,帶火炎的,可以說應有盡有。

墨九等人互相打量了一下,這護背旗一背,每個人都顯得英武挺拔了不少,可惜一個個的臉色,卻都如苦瓜一般。都想著剛出龍潭又入虎穴。這吸引追兵的差事可真好玩的嗎?恐怕這一次真的小命不保了。

等眾人披掛完成,多鐸看了看又嫌不夠,讓手下分出不少火把,讓墨九每人都雙手各持了一個火把,馬屁股後面再插一個火把。遠遠看去,顯得人數眾多,顯眼了不少,這才心滿意足。

之後多鐸怕墨九等人不出死力。還誇獎了幾句墨九等人忠勇可嘉。他日若能相見,另有封賞、重用等等...

墨九含糊了句,卻不以為然。這種沒營養的片湯話也就混弄些新兵,他這種老兵油子早就聽膩了。也不願再跟多鐸糾葛,心想還是儘快逃命要緊。

於是跟手下的百十名親兵騎跨上馬,雙手持著火把,穿過鬆林,直奔南面崤山的深處奔去......

另一邊的多鐸直到目送墨九等人走得遠了,才吩咐手下盡熄了手中的火把,找眼神好計程車卒,在隊伍前面牽馬,沿著另一條路,緩緩向東而行,奔往了陝州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