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樓上,一直準備扔下銅鑼,發出襲殺訊號的馬世耀此刻已經完全的傻掉了。
這幾下說起來話長,其實不過是眨眼之間。前一刻馬世耀還看著張小帆等一行人,心中琢磨著這些人滿身驍騎營的精銳甲冑,看起來武力非凡,可能不太好對付。
結果下一刻這些人就已經變成了天空中紛紛墜落的碎片。
他們身上的驍騎營甲冑本是布面棉甲,表面上只是一層棉布,其實襯裡結構複雜,不知道夾釘了多少鋼片、鱗甲和銅釘。
此時被紫金鞭抽得粉碎,在天上飛起老高,好半天才噼裡啪啦的掉落下來,碎片打在馬世耀手中端著的大銅鑼上面,發出一陣“咕隆咚嗆”的撞擊之聲。
馬世耀嚇得手裡一哆嗦,差點就沒把軍鑼扔了下去。好在馬世耀到底是大將出身,在千鈞一髮之際,還是穩住了心神。猛的往下一蹲,丹田發力,雙腳使了個千斤墜,才險之又險的將橫在窗框上的大銅鑼又穩了下來。
“這,這還是人嗎?自己居然痰迷了心竅,居然還想打這倆人的主意!!!”
馬世耀雙手雙腳不住的顫抖,心中一陣陣的害怕。
他平日裡最愛聽些戲曲,不過那些文縐縐的戲他不愛,他只愛滿宮滿調的大武生戲,其中最愛的就是崑曲中的那出《四平山》。
這出戏說的是隋煬帝在四平山被十八家反王所困,於是招來了天下第一猛將李元霸前來救駕,李元霸手使一對擂鼓甕金錘,一天之中殺了一百八十萬人,才把隋煬帝從四平山之圍中解救出來。
其中最後一幕,十八家反王集體上臺,唸白:“李元霸好生厲害,百萬人馬,盡遭其害”
之後李元霸登場唱道:“今日裡功成名就,使萬馬千軍粉首......”
每次馬世耀看到這裡時,就覺得不對,一個人即便是天生武勇,又怎麼可能使得動八百斤的大錘,一天之中殺了一百多萬人呢?
再說殺了也便殺了,還把萬馬千軍都打成齏粉。這也未免太過誇張了。
他身為領軍大將,平生經歷無數戰陣,要說那些絕世猛將他也見過,比如陛下身邊的總哨劉爺就堪稱項羽,呂布一般的猛人。
可即便是他老人家,也頂多是一刀下去,把人斜肩帶背劈為兩半。從來就沒聽說過能把人打成粉碎啊。
他甚至聽完戲後,還特意找了幾個名角,商量著之後能不能把這段唱詞改上那麼一改。
比如十八家反王的唸白改成“百萬人馬,盡遭其敗”李元霸最後的亮相唱段改為“今日裡功成名就,使萬馬千軍潰散...”
這樣的話至少合理一些,起碼也可以禁得住推敲啊!
可那些名角卻都紛紛的笑而不語,問得急了,只是推說:“師父怎麼教的,自己便怎麼唱,戲比天大,臺詞是絕不能改的。”
今日看到三德子這一出手,馬世耀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孤陋寡聞,見識短淺了!這人是真的能被活生生的打成漫天碎片啊!
有道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自己沒見過的,未必就不是真事。
當初編戲文的老先生,那一個個都是有大本事的人,這戲詞唱本字字珠璣,當真是一個字都改動不得啊!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三德子居然有如此武力,跟他天天廝混在一起的秦二又怎麼樣呢?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的話,既然能驅使這樣的絕世猛將看家護院,去做門子這樣的卑微賤職。那麼其主人又該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呢?
馬世耀越想越害怕,自己居然還把主意打在他們的身上,簡直的不知所謂!自己可沒一百萬軍隊,他滿打滿算也就七千來人,估計還不夠這二位爺一頓金鐧鐵鞭劃拉的。
現在馬世耀慶幸的就是自己的雙手穩健,剛才緊張之下,還沒有把這面大銅鑼給扔了下去,否則那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好在如今“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現在立即收手。亡羊補牢大概還不算晚,
所以馬世耀決定,必須立刻、馬上結束今晚的一切行動計劃!
一想到此,馬世耀雙手使力,就要將已經探出窗戶一大半的銅鑼,向屋內抽回。
然而馬世耀驚慌之中,卻忘了一件事。望雲樓為了雅間內更加光透明亮,所以這窗戶做得就特別的大,而且這窗戶都是豎著支起來的,上面是一個窗戶的摺頁,下面才是窗戶。
每天早晨的時候,都有兩個夥計各拿一根叉杆,站在窗戶的兩頭一齊發力,才把窗戶頂開。之後把兩個叉杆分別的立在窗戶的兩邊,防止窗戶落下。
馬世耀急著往屋裡抽這面大銅鑼,卻沒留神窗戶旁邊那兩根支著窗戶的叉杆,結果銅鑼一不小心就掛到了叉杆之上。這個叉杆橫著往裡推,是一個逆茬,可以卡住窗戶。可如果橫著往外推,卻是鬆了機括。
這一下叉杆被銅鑼掛得歪了,上面整個巨大的窗子支撐不住,直接就拍砸了下來。
馬世耀措不及防,被這砸落的窗子重重的夾在手上。這一下又狠又重,馬世耀再也把持不住,雙手一鬆,把那面大銅鑼從二樓整個的丟了下去。
只聽得一聲“咣噹”的巨響,那大銅鑼砸在了長街之上。聲音清脆巨大,恨不得傳出幾里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