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繼續賭鬥

於是點頭道:“公子也是要劈磚嗎?不知道是要劈這青磚還是要劈這青石呢?”

他看到張小帆雙手纖細白皙,根本不像練過什麼鐵砂掌一類硬功的樣子,卻不認為張小帆能劈開青石。

果然,張小帆搖了搖頭,笑道:“我可不劈這些石頭,剛才我似乎聽聞還有‘文過’那麼一說,好像是要背誦經文吧。不知道怎麼個背誦法?”

那和尚道:“這‘文過’倒也不難,想要一個人進這藏經閣,把《心經》背誦一遍即可,可要帶著同伴進去,就要把《金剛經》整篇完整的背誦一遍了。”

圍觀的眾香客聽了和尚的這番話,頓時議論紛紛。

典典不明所以,問王豔琳和馬喜兒:“這兩部經文有什麼區別嗎?”

馬喜兒和王豔琳也不懂這佛經的事,馬喜兒含糊道:

“可能是這佛經的深淺不同。就像《三字經》和《論語》一樣。總要讀了《三字經》《百家姓》一類的蒙學,之後再去讀四書五經吧。”

馬喜兒的這番話說得聲音有些大了,旁邊一個留著鬍鬚的老居士聽了,怒道:

“不懂的話,就不要亂教小孩子。這《心經》是《般若經》的總綱,哪裡淺了?”

典典此時也顧不得分辨自己不是什麼小孩子,忙問道:“這位伯伯,那為何背誦《心經》,便只能一人入藏經閣,可若能背誦這《金剛經》,就可以帶著同伴一起進入呢?”

那老居士笑了笑,道:“這《心經》號稱《般若經》的總綱,雖然內蘊無窮,但實際上也只有二百餘字。只要是學過佛理的,都能背得出來。”

“可是這《金剛經》卻不一樣,全篇共有五千餘字,即便是寺院裡的和尚,恐怕能完整背誦的也不多見。”

典典聽說《心經》也才二百多字,覺得整篇背下來似乎也沒什麼,便喃喃道:“這背經,聽著也不是很難吧。”

老居士聽了典典的嘀咕,微微笑道:“小姑娘,你可識字嗎?”

典典點了點頭道:“以前是不識的,後來有人教了我一些,勉強能認識幾個。”

老居士頷首道:“難得,難得。這天下紛亂,能掙得一口飽飯已是不易。十個人裡面倒是有九個半都無錢讀書。”

“即便是家中有錢,供出了一個讀書人。也會去研讀那四書五經。想賺取功名。誰沒事會去背誦佛經啊。”

“像我一心向佛,可惜卻是個睜眼瞎不識字的。想當初我為了學這篇《心經》,不知道求了多少讀書人,通讀了多少遍,我才勉強記住。”

“我看今天這進廟的香客不少,可能若說能完整背出《心經》的,也不過這一掌之數。至於這《金剛經》,字數實在太多了,我卻不認為誰能背誦得出......”

經這老居士一說,典典這才略微有些瞭解。忍不住衝著場內大喊道:“小白臉,加油啊!”

張小帆聽到典典的加油聲,臉色頓時一黑,暗想這丫頭沒大沒小,這話私下喊喊也就罷了,怎麼當著這麼多人也胡亂喊叫。

他只做沒聽到的樣子,對和尚繼續道:“如此說來,想必大和尚是能背誦全篇的《金剛經》了?”

那和尚微微一笑,道:“我若不能做到,又怎敢出這個題目。”

如果說剛才那劈磚,和尚佔了些不可言說的便宜,但這背誦經文,卻是和尚最得意之事。

全寺之中,能將這《金剛經》全篇背誦而出的,也不過是幾人而已。

張小帆又道:“那麼請問大和尚,你能不能將這《金剛經》倒著背出來呢?”

那和尚聽了張小帆的話,頓時一愣,心想:“好好的佛經幹嘛要倒著背,這不吃飽了撐得麼。”

不由搖了搖頭,道:“我沒有倒著背過。”

就見張小帆學著剛才和尚的樣子,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

“你不能的話,我卻能。我可以把《金剛經》倒背如流,您信不信?”

這“倒著背一遍”和“倒背如流”完全是兩個概念,就像平時讀熟了的古詩。大概所有人都可以倒著背一遍。只不過要多花些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