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弘毅寬厚

在接見段煨之前,劉備其實已接見了數個難得的人才。

“畫奇策”、“有智防”、“算無遺策”的荀攸荀公達。

“開達理幹”、日後號稱曹魏蕭何的鐘繇鍾元常。

宗室之長、日後曾為宗正的劉艾劉文甫。

按理來說段煨雖然把華陰治理得不錯,“修農事,不擄掠,百姓安之”,與上述三人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劉備得了三名大才後,對段煨仍舊相當禮遇,絲毫沒有怠慢,可見深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之真義。

荀攸、鍾繇兩人並沒有直接答應劉備的招攬。

荀攸的回答是:“攸五內俱焚,方寸已亂,昏昏沉沉,難以為將軍效力,請將軍恕罪。”

劉備道:“備與公達感受相同,然國仇未報,賊子未滅,不得不強為之耳。公達可先回鄉里休養,軍師之職,正為君設,必虛位以待。”

執手嘆息,鬱郁之色形諸於面。

鍾繇則答覆:“母老,不得不回鄉奉養,待盡了孝道,再為將軍效力。”

劉備與鍾繇擊掌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備翹首以待君來。”

派親兵護送兩人回鄉。兩人之家屬在自長安東歸、經過潁川時,已自回家。兩人怕峻拒劉備,惹得他發怒,才親自到彭城當面向劉備表示歉意。

不論態度如何,理由怎樣,最終結果都是未應劉備徵辟,劉備心中是十分憋屈的。

但他並沒有憤怒。

設身處地,士擇明主,乃是人生大事,近距離觀察一番並不為過。

萬一劉備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呢。

劉備有耐心能夠獲得荀、鍾二人的認可。

兩人一是要看劉備的能力,二是要看劉備的胸懷。

這兩樣劉備都不缺。

天下英雄,使君與操。

曹操如今孤處一隅,發展勢頭大不如劉備,兩人難道真會捨近求遠嗎?

即便兩人堅持要投曹操,劉備也不會將他們軟禁或者殺掉。

容人之量,劉備自認當世第一,曹操都不敢有什麼話說。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這句評價乃是一生蓋棺論定。

現在的劉備融合兩世經歷,性情以前世為主,眼光以後世為主。“機權幹略,不逮魏武”這個弱點,已經彌補了大半。

劉艾見劉備殷勤恭敬,禮賢下士,赤誠發於肺腑,重視見諸行動,心中感動,答應劉備邀請。

劉艾為劉氏宗室,日後卻能在魏國官運亨通,可見是個靈活機變之人。

他為宗室長者,地位相當關鍵。

劉備入籍之事他也曾出手相助,與劉備有一番情誼,應劉備徵辟順理成章,毫無尷尬之處。

劉備以劉艾為都官從事,負責察舉青、豫、徐三州官員犯法情況,但主要精力放在協調、對接、管理三州內宗室。

劉艾已經四十多歲,心思通透,已明白劉備話中未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