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夫羅、呼廚泉等首領打馬先走,其餘胡騎以為己軍大敗,遂縱馬奔逃。
雖是平原,仍舊有不少胡騎因擁擠、碰撞而倒地,摔得筋斷骨折,被追上的劉備軍從容斬殺。
曹操並未逃走,只是稍微調整一下站位,督率朱靈圍張遼數重,扎眼功夫就將張遼五十騎殺得只剩下二十騎。
張遼仍舊咆哮衝殺,但眼睛餘光瞥處,已在考慮突圍方向。
賈詡抓住曹軍短暫破綻,果斷命令反攻。
隨風執行堅決,攻擊迅猛,遂見奇效。
胡騎大奔,將曹操軍攜裹著向來路奔逃,哪裡還有機會圍殺張遼。
狂奔數十里,方才止住腳步,南邊已看到麴義和滿寵所率步卒的影子。
用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勉強整頓好隊伍。
曹操一千多騎兵,損失不過百騎。
胡騎五千,損失慘重,大都是開始與李通、許褚對攻時折損,足足少了一千兩百多騎。
曹操擔心步卒趕到後不可能追上敵軍,欲再次先率騎兵襲擾李張聯軍。
於夫羅大搖其頭,道:“我等皆輕騎,面對敵人堂堂之陣,有備之師,實在無能為力。
還是等麴將軍強弩至,以弩射之,其陣必散。我等再以騎乘之,方可建功。”
曹操道:“我等只是襲擾,絕不攻堅,斷不會再受如此損傷。
透過晝夜襲擾,使其不得休息,遲滯其行軍速度,方可為麴將軍爭取時間,否則恐難追上敵軍也。”
傷亡胡騎,大多數都是南匈奴騎士。
於夫羅兩次含怒猛攻,帶來的損失讓他痛徹心扉,對李通、許褚已然產生難以言說的畏懼。
聽了曹操的話,雖然覺得有道理,仍舊不敢再動。
於夫羅雖然名義投靠曹操,奉曹操為主,但畢竟還有較大的獨立性。
曹操也不好貿然對於夫羅行軍法。
殺於夫羅不難,但派誰統領這數千胡騎?
就算這些胡騎不會報仇反攻曹操,也必然星散。
曹操欲獨自領千騎再次北上,左右皆苦勸。
朱靈也道:“若敵軍設伏,合圍我軍,即使騎兵迅疾,恐亦有危險。”
李通、許褚、張遼,哪個都不是膽小之輩,賈詡更是號稱涼州智士。
兩方合兵近兩萬人,若設下口袋陣,曹操鑽入後能否脫圍,還真難說。
曹操心中默默盤算一番,大勢在握,即便不能快速消滅李張,其也難有作為。
曹操、麴義合兵,這就是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