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四章 搏命奮勇奪險城

曹操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索性披上衣袍起來。

天氣苦寒,曹操將手抄在袖子裡,在室內來回踱步,雙眉緊鎖。

在大眾之前,曹操總是一副勝券在握、鎮定自若的樣子,心中其實也有憂懼、擔心、沮喪。

這次取河內是不得已而為之。

河內遲早為人所並。不論是被袁紹還是劉備佔據,曹操就別想虎口奪食了。困守幷州,乃是死局。

荀彧的戰略明確指出,先據幷州,但不可只據幷州。

因此曹操才在剛得幷州後,就馬不停蹄地南取河內,圖謀河東,先下手為強。

不料牽招、賈詡等反應迅速,不顧西涼兵之壓力,毅然決然派李通、許褚二軍東下。

幸虧程昱說動麴義,不然曹操將處於眾矢之的。

曹操、麴義聯手時,袁紹正準備擁立新帝,劉備正專心對付劉寵、呂布,都無暇分心。

曹操若能抓住機會,將劉備在司隸的勢力一掃而空,則局面定然大大改觀。

可惜賈詡、李通、許褚、張遼合力,主將之智謀、勇武,都屬於天下頂尖之列,致使曹操功敗垂成。

曹操奪河東時,已經預感到劉備會起大軍來伐,估計了到各種困難。

但劉備軍攻擊力之強,還是令曹操心驚。

這才區區數月時間,不說劉備兵力增長令人瞠目,就是單兵戰力也有顯著提升。

這種提升,有一部分來自於更加精良的甲冑和武器,更多的則是一種必勝的鬥志和信心。

蒸蒸日上。

曹操只能想到這個詞。

但曹操絕不認輸。

他還有機會。

這個機會不來自於袁術、劉表、韓遂之流,也不完全來自於袁紹,主要是來自於自己的信念。

曹操堅信自己才是撥亂反正、清平乾坤的最佳人選。

這一點,自己年輕時,橋玄說過。

長大後,鮑信說過。

曹操文能賦詩,武能擊槊,讀遍兵書,敢注孫子,非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失兗州,又能怎樣?

自己頹而復起,又得幷州。

讓河內,又能怎樣?

自己用計攻心,又得河東。

就算丟了河東,還有上黨、太原、雁門。

太原、上黨亦可棄,劉備還能追自己到雁門麼?

如果劉備敢孤軍遠征雁門,讓兗豫青徐長久空虛,劉表、袁術、袁紹總不能全是傻子吧?

劉備後方一旦有失,就是個全盤崩潰的結果。